每天資訊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菜單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中國好聲音冠軍新鮮出爐,來自李克勤戰隊的梁玉瑩站上高位。

有多少人知道梁玉瑩?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姑娘是短頭髮,音域很廣,低音能唱,高音能達,中音穩定,但沒什麼特色。

不比張碧晨的穿透力沒有單依純的共情。

與這一季其他選手相比,梁玉瑩算是優越,可與以往的好聲音冠軍相比卻很難搬上臺面。

這一季可以說是幾年來被關注度最低的一季,即便有劉德華的助陣,也沒有多少關注。

上一屆尚且還有好聲音十年的情懷分,今年的11年略顯尷尬。

總決賽推遲的訊息都沒有在網路上引起波瀾。

在此之前“好聲音”可是個時代標誌。

2010年《荷蘭好聲音》播出,這檔由荷蘭金牌製作人馬克·德文剋制作的歌曲選秀節目,首次設定了盲選形式,一開播就拿下了18。2以上的收視率。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這個收視率就連我國的王牌節目《快樂大本營》都不能達到。

第二年《美國之聲》上線,一開播就幹掉了美國的頂尖節目《美國偶像》。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浙江衛視關注到了這檔節目,美國播出之後,浙江衛視也拿下了版權。

浙江衛視的製作人開始著手準備,第一季開播慎重,請來了劉歡、楊坤、那英、庾澄慶四位在各自領域登高望重的導師。

2012年夏天,《中國好聲音》上線,爆了。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第一季的學員們每一個都讓人想拍燈,四位導師的表演也很好,營造了一種緊張的氣氛,導師轉身、學員反選,每一個都看點十足。

每秒能說7。4個字的華少,用獨特的燙嘴皮子播報廣告方式火爆全國。

楊坤的“32場演唱會”成了熱搜詞條。

總之第一季,無論是導師還是學員、主持人都紮紮實實的火了一把。

每一個學員都能被記住。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唱《三天三夜》的張瑋,高音不差的歌浴森,“老情歌”多亮,社恐王乃恩、黑馬梁博……

每一個學員都有自己的粉絲,都有成為冠軍的潛質,可謂是神仙打架。

吶喊、痛苦、不捨……綜藝效果拉滿。

梁博奪得冠軍的那個晚上,真情實感追過的觀眾比學員還緊張。

比賽之後,售後也很足。

梁博發行專輯《男孩》讓大眾看到了冠軍的實力,歌浴森出席活動那英百忙之中去戰隊,劉歡幫助袁婭維走上《我是歌手》的舞臺,吳莫愁出道就和郭富城拍廣告……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2013年,萬眾期待下《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播出。

開局就破3。

這一季導師換血,楊坤、劉歡沒再去,換成了張惠妹、汪峰。

汪峰:你的夢想是什麼?

張惠妹差點搶了那英的風頭,帶著唱情歌的李琦一路過關斬將獲得冠軍。

節目之後,浙江衛視抓住熱度拍攝了電視劇《我的青春高八度》,劇情加唱歌的形式。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這一點延續了“快男”“超女”的營銷套路。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中國好聲音》成為了現象級的電視節目,開創了選秀節目的新時代。

那幾年《中國最強音》《夢想的聲音》等節目出現,掀起選秀節目的熱潮。

後來的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出現了張碧晨、周深這樣的已經成為華語樂壇中流砥柱的優秀歌手。

冠名費暴漲到3億。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不過從這時起,導師對學員的售後幫助明顯不夠了。

就好像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那之後的就更別提了。

之後節目又因版權問題改成了“新歌聲”,又成了“好聲音”再到“中國好聲音2018、2019”等等。

很明顯從第四季開始,《中國好聲音》就出現了疲態,為了節目看點,浙江衛視請來了周杰倫。

這一舉措起了點效果。

節目組以為抓到了救命稻草,之後的幾集一直在導師上下功夫,李榮浩、謝霆鋒、李健、李克勤等等,各個都是華語樂壇的大人物,卻沒能挽救收視率。

“好聲音2018”豆瓣評分直接跌到了4。7。

可以說在綜藝界已經低的不能再低了。

眼看換導師已經不好用了,開始在椅子上做手腳,從轉椅改到了滑梯。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最近兩年請來了之前的學員“小導師”的形式增加話題度。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而這些改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全部都作用在了導師身上而沒有發現節目真正存在的問題。

節目組確實看到了導師的問題,但他們看到的僅僅是知名度。

而“導師”真正存在的問題其實是“演技太差”。

除了第一季德高望重的劉歡會指出學員的問題以外,幾乎所有的導師都像是沒見過好歌手一樣的歡呼雀躍。

即便意識到選手的不足,也不願意說實話,還是以鼓勵為主。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畢竟現在隨便就能上熱搜,誰也不願意背鍋。

除了問夢想就是誇獎。

《美國之聲》中毒舌西蒙·考威爾是一大看點,身為音樂製作人的他總是能夠不留情面地指出選手演唱中的不足,並且能讓選手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完全不會招黑,甚至更讓人尊敬。

“好聲音”中卻沒有這樣一個人,似乎所有人都在奉承,即便不轉身也要一副“悔恨”的樣子,導師也沒了光環。

學員們挑選戰隊也不是因為現場的指導,從開始就已經選好了,一般都選擇了自己的偶像,好像是來粉絲見面會。

尤其是後面加入了先選導師的環節,看點更削弱了。

一場競技類節目搞成了“新相親大會”。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到了小導師的形式上,核心還是沒有變,都在獨善其身,導致形式的改變只帶來了“亂”。

近些年來,參加節目的歌手特點不足,很多都是專業院校出身,唱歌沒毛病卻很難打動人心。

前幾季中的“野路子”少了很多。

最近能算是有特色的的學員大概只有趙紫驊了。

像民族歌手旦增尼瑪、感動人心的帕爾哈提、自彈自唱的盲人歌手張玉霞、三秒轉身的金潤吉……已經很少出現了。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大多數都帶著沙啞聲線的高音歌手。

好聲音辦了這麼多年,排練過的感覺越來越重,選手不是盲選已是心知肚明。

甚至還有歌手前半段用的黑色話筒下半段就變了顏色,導師還要表現出一副第一次看見的樣子。

表演性越來越強。

當然“好聲音”的落寞還有一部分市場因素。

《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等養成類選秀節目崛起,這種參與性很強的節目對大眾總是有著莫名的吸引力。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的毛不易火了 ,那群小孩是否能出道牽動著大眾的心,機器人赫茲的加入將比賽上升了一個高度。

全民製作人的形式開啟了選秀節目的新篇章。

不止是“好聲音”,《我是歌手》、《夢想的聲音》等節目也是越辦越不如意。

大眾的口味變了,節目卻很難去改變。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再加上網路的衝擊,碎片化的傳播形式讓觀眾的爽點達到了最高值。

老歌翻唱的形式很難推動樂壇發展,原創歌曲風險有太大,以收視率為導向的節目組很難承擔。

“好聲音”曾經在原創上做過努力,比如“好聲音2020”上很鼓勵原創音樂,趙紫驊、王靖雯就是這時候被捧紅的。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但大部分選手還是在翻唱,可近幾年節目組的“經費”已經不放在歌曲版權上了。

“買不起”好歌,翻唱更沒了意義。

音樂不是最主要的了,娛樂才是。

這一季《中國好聲音》下足了功夫。

開篇請來劉德華雲獻唱,現場來了一撥回憶殺,網上幾千萬的播放。

這個噱頭一直拉到了總決賽。

11年了, 劉德華也救不了它

總決賽現場劉德華帶著24位學員唱《中國人》上了熱搜。

火了的還是劉德華,評論區下面全是“華仔華仔”,不知道這是不是節目組想要的結果。

節目想像劉德華一樣“經典不敗”。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