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菜單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音樂綜藝《為歌而贊》第二季第十期閃亮出場的愛樂嘉賓是李玟。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1975年出生的李玟已經四十有七,但在臺上依然魅力四射,歌喉、身材、舞姿和狀態不減當年。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也許是受到李玟來了的影響,也許是受到其他綜藝的啟發,第一位上場的熱歌陣營歌手容祖兒唱的是一首正宗粵語歌,1984年發行,林志美首唱,莫文蔚曾在電影《食神》裡翻唱過的《初戀》。

容祖兒的演唱固然精彩,一個人嗨動全場,但也不得不感慨,《為歌而贊》算是給足了容祖兒和李玟面子,同時也算是給足了香港音樂面子。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首先,容祖兒當天的化妝和服裝肯定是經過了精心打造,對比同臺玲花那略顯臃腫的辦公室制服裝,容祖兒在舞臺上簡直是光芒四射。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其次,每首歌在演唱前都會有一個碎片音符得分,也就是百贊團只聽一段音樂碎片給的分數,《初戀》得到了36個碎片音符,這個數字連容祖兒都覺得驚訝。對比之下,同臺其他幾首歌的初始音符得分不僅遠遠不如,甚至還有兩首歌是個位數的得分。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演唱完畢點評結束後,最後打分環節,容祖兒得到了一個超高的90分,分數之高連容祖兒都不敢相信,全場第二名賀仙人只有76分,尚雯婕才拿到41分,鳳凰傳奇也只是67分。

容祖兒之所以對高分如此驚訝,一方面是因為《初戀》這首歌其實談不上極其優秀,另一方面,在這首歌唱完後,百贊團和爆贊評委們談到更多的話題其實是港樂沒落。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有一位百贊團成員說他希望香港音樂能恢復到他印象中的那個黃金時代,這話反過來理解就是,香港音樂已經沒落了。

容祖兒和李玟連環發問:你聽到的最新的一首香港音樂(粵語歌)是哪一首?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這哥們不知道是腦筋突然宕機還是想砸掛,突然丟擲一個讓人驚訝的答案:(王赫野的)《大風吹》。

容祖兒直接懵了:什麼吹?李玟也是一頭霧水。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後臺的曾毅樂開了花:《大風吹》可不是粵語歌。

很明顯,這位仁兄壓根想不起來任何能讓他有印象的港樂新歌。

玲花深有感觸:好像我們對粵語歌新歌的印象還是停留在老歌的時候。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曾毅補刀:我是停留在《頭髮亂了》。(1998年發行,意思是從1998年後曾毅基本沒再關注過新的粵語歌)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原以為容祖兒和李玟會借《大風吹》反擊一下那位說香港音樂已經沒落的百贊團成員,但沒想到的是,容祖兒贊同對方的說法,她說:我覺得你說得太對了,我和你是同樣的看法(港樂沒落),內地的樂壇很精彩,人才多,不同種類的音樂人也多。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雖然容祖兒也在鼓勵打氣香港音樂界,一定還會有一個更好的一天。但不得不說,在《為歌而贊》這個節目臺上臺下的人裡,包括專業的鳳凰傳奇,非專業的百贊團以及李玟、容祖兒等港樂大咖,大家都承認了一個現實:香港音樂確實沒落了。

香港音樂的沒落其實不算新話題,和香港電影和電視劇的沒落一樣,近些年來經常被提起,幾乎成了老生常談,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異議,就是公認的大勢已去。

那麼,為什麼曾經叱吒風雲的香港音樂就這麼沒落了呢?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1、經濟問題

沒有一個強大的經濟體支撐,任何娛樂行業都發展不起來。香港在亞洲四小龍時期不僅是粵語圈的娛樂中心,甚至也是華語音樂圈的翹楚,這都是經濟奇蹟帶來的。

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經濟早已沒有了當年四小龍時期的輝煌,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娛樂行業不可避免地走上沒落期。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2、虹吸效應

大陸的經濟飛速發展,帶來了一個巨量的娛樂市場,各種資本和熱錢紛紛一頭扎入大陸娛樂圈,電影、電視劇、綜藝和音樂各個領域都出現了相當繁榮的景象。

作為曾經的娛樂市場標杆,香港自然成為大陸娛樂市場虹吸的物件,很多知名演員、歌手紛紛將事業重心遷移到大陸,有些人甚至連家都一起搬了過來。

在這種虹吸效應下,香港娛樂市場人才凋零,自然更加舉步維艱。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3、小眾市場

香港人口數量有七百多萬,相比大陸十幾億的人口無疑是一個小眾市場。

針對香港音樂來說,粵語歌是港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偏偏粵語歌相對於國語歌也是一個小眾市場,大陸市場早已經不是當年人人模仿粵語歌的時代。

香港本地的市場太過於弱小,難以憑藉自身力量培育出超級明星,比如香港目前最火的男團MIRROR,雖然在香港市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他們在大陸的名氣和流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有網友調侃,哪怕所有香港居民都是MIRROR男團的粉絲,其體量也不過只有七百多萬,在大陸社交平臺和短影片平臺上僅僅只能算一般網紅的水平。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4、畸形市場

嚴格來說,曾經無比紅火的香港樂壇其實也是一個有些畸形發展的市場,這一點和影視劇還不一樣。

香港樂壇的畸形發展主要表現在缺乏原創,雖然原創精品也不少,但相對於其市場規模,原創精品佔比還是很小。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香港以貿易立足,香港音樂在很長時間裡也屬於“二道販子”。以我們熟悉的四大天王為例,根據相關統計,張學友有37首歌曲是翻唱日本作品,黎明有22首,郭富城有11首,劉德華最少也是9首。

光站在香港樂壇金字塔頂的四大天王就貢獻了79首翻唱日本歌曲,這還不包括他們翻唱歐洲的那些歌曲。

另外兩位香港樂壇天王也不遑多讓,張國榮翻唱過28首,譚詠麟則是26首。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我們熟悉的一些經典香港音樂其實有不少都是翻唱過來的,最典型如梅豔芳的《夕陽之歌》和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兩首歌在同一年由日本《夕陽之歌》翻唱,居然還曾同臺演唱過,有點兒滑天下之大稽的感覺。

這種在音樂上的“二道販子”現象造就了香港音樂有些虛假的繁榮,缺乏原創精神和原創作品的市場終究是一個沒有持續發展力的畸形市場,原創這個源頭枯竭了,下游自然也就乾涸了。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5、新人缺乏

實事求是講,二十年來香港音樂沒落的同時,大陸的音樂市場也不是發展得非常好,各種抄襲亂象經常被曝光,經典原創作品也是嚴重缺乏,各種偽國風的歌曲、沒詞沒曲的喊麥、同質化的口水歌,甚至還包括一些複製剪下貼上歌都充斥音樂市場。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但是,大陸音樂市場畢竟規模龐大,音樂類節目遍地開花,新人湧現不斷,新鮮的血液不斷刺激著樂壇,一些前輩和實力派也寶刀未老。

相比之下,香港樂壇如今拿得出手的歌手和音樂人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那些,《為歌而贊》節目裡,李玟47歲了,容祖兒42歲了,和她們站在一起的大陸音樂人有實力派鳳凰傳奇和尚雯婕,還有更年輕的新人賀仙人和王靖雯。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尚雯婕、汪精衛和賀仙人不僅有相當強的演唱能力,同時還有很活躍的原創能力,能隨時給人帶來音樂的希望,這一點恰恰是香港音樂非常缺乏的。

這一期《為歌而贊》節目最後環節,爆贊團將他們手中的三十分投給六位選手,本來遙遙領先第二名賀仙人14分的容祖兒卻意外落敗。

《為歌而贊》給足了港樂面子, 無奈香港音樂大勢已去

六位爆贊團成員,三位將手裡的15分投給了王靖雯,另外三位將15分投給了賀仙人,這樣賀仙人憑藉91分力壓容祖兒的90分獲得當期百贊主打歌。

值得關注的是,同樣來自於香港娛樂圈的李玟將手裡的5分投給了賀仙人,而不是容祖兒,可能在她眼裡,賀仙人這樣富有原創精神的年輕人才是音樂的未來,不論是哪個音樂市場,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