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場血雨腥風的謀篡大案, 竟被這樣洗刷得淡如雲煙

菜單

一場血雨腥風的謀篡大案, 竟被這樣洗刷得淡如雲煙

公元前405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齊宣公薨,齊康公即位。不論齊宣公還是齊康公,其實早已經淪為傀儡,真正執掌齊國大政的乃是世代相齊的田氏宗主。

也就在這一年,齊相田悼子卒。不論齊宣公的死,還是齊康公的上位,都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田悼子的猝然而亡(在位剛6年),卻引發了齊國政壇大地震。

因為真正的一國掌門人轟然倒下了,那麼由誰來繼承掌櫃子,由誰來繼續掌舵齊國這艘大船,就成了擺在齊國政界精英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按照從夏商西周以來的宗法制傳統,當然理應由田悼子的嫡長子來繼承田氏的宗主之位。

可結果卻是田悼子的弟弟田和成為了田氏宗族的領袖。

一場血雨腥風的謀篡大案, 竟被這樣洗刷得淡如雲煙

這就有點亂了套了。首先,田孫(又稱公孫孫)就不服。田和就派田布殺死了田孫。緊接著,田會也不幹,據守廩丘發動了叛亂。田和急忙再派田布率兵趕赴廩丘平叛。

震動當時影響深遠的廩丘之戰即將拉開大幕。

我們先按下戰爭不表,先來捯飭捯飭這幾個當事人,因為不把這幾個人的關係搞清楚,就很難理解這一重大事件的撲朔迷離以及兩為雄主(魏文侯和齊太公)的翻雲覆雨。

齊太公田和是田悼子的弟弟,這個是板上釘釘的事。而田孫何許人也?史無明記。

大多數人認為他只是田氏的一支。我覺得不然。自夏商西周春秋以來,歷來家族的繼承人都按宗法制執行。

如果田孫僅僅是田氏宗族的一支,與田悼子血緣關係疏遠,那麼他有何資格和能量與田悼子的弟弟田和分庭抗禮、爭奪宗主的地位呢?

按照宗法制,優先考慮父死子繼,其次才是兄終弟及,那麼田孫極有可能乃是田悼子的嫡子,惟其如此,才能跟叔父田和叫板。

而田和身為田悼子的弟弟,年齡長資歷深,在兄長田悼子任齊相時可能就已為官做宰,因而擁有廣泛的人脈資源,加之個人能力很強,所以才覬覦宗主位子。

比起叔父田和來,田孫雖然年輕,但因為是嫡子,仗著正兒八經的繼承人身份,才敢於起來跟田和爭奪。自然他的力量可能不如田和。

因此田和才派田布殺死了田孫。

田和覬覦侄兒的位子、公然進行搶班奪權的行動,引起擁護宗法制的族人的強烈反抗,於是田會才反動了叛亂。

對於田會的身份,我認為也不可小覷,他極有可能是田悼子的另一個兒子,否則他也沒有資格和能力號召宗族發動叛亂反對田和。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田悼子沒有兒子,因而才引發了諸弟爭立。那麼,田和、田孫、田會都應該是田悼子的弟弟。

可是這種可能性沒有第一種可能性大。因為如果是諸弟爭立,那麼原則上談不到誰對誰錯、誰正誰邪,勝者為王敗為寇,用不著遮掩身世。

何以在這麼大的一場不亞於王位爭奪戰(因為不久田氏就取代了齊)中,唯有最後的勝利者田和身份明確,其他二位能跟他一爭雌雄的人卻來路不明?

只能有一種合理的解釋,就是歷史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勝利者掩蓋了難以告人的重大隱情。

如果他們三人是兄弟就不必如此掩飾。唯有田孫、田會是田悼子的兒子,才需要對後世隱瞞。因為照宗法制、按儒家理義,叔叔搶奪侄兒的位子,是大逆不道、是篡位!

田孫又稱公孫孫,從公孫二字上也可推斷他與田和差輩兒。

所以我的結論是:田和是田悼子的弟弟;田孫、田會都是田悼子的兒子。

搞清楚這幾個人的關係後,我們再來看廩丘大戰的程序。

割據廩丘反對田和的田會,面對田和派來的田布大軍,深感力量有限,所以必須尋求外援,他向毗鄰的三晉伸出了求援之手。

田會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實踐證明這真是引狼入室。但誰又能料到此後事態的發展如此的波詭雲譎呢?

以魏文侯為首的三晉,接到田會的求援後,立即興兵伐齊。

一場血雨腥風的謀篡大案, 竟被這樣洗刷得淡如雲煙

從這一點也可反證田會的出身地位不一般,即便三晉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尋找個藉口伐齊,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也不能不考慮出師之名,特別是魏文侯向來是尊儒崇法的人,他不可能隨便支援一個叛亂者,唯有這個叛亂者以當時的禮法來看是正當合理的才行。那麼,如果田會是田悼子的兒子,三晉出兵就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維護宗法制,維護嫡長子繼承製。

結果三晉聯軍在廩丘大敗齊軍,斬殺齊將田布,屠殺齊兵三萬餘人,堆成兩個大“金字塔”號曰“京”,以耀武揚威,並獲齊戰車兩千乘。

戰爭勝敗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人心向背也不可謂不重要,三晉之所以能夠大敗齊軍,想必原因之一就是師出有名,維護當時的社會正義、宗法秩序。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按照正常邏輯,那麼得到三晉鼎立支援、大勝對手的田會理應正位才對,結果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田和雖敗而卻成功上位;田會卻被所有人出賣了!

故事怎麼會轉折得如此突兀,成敗何以竟這樣雲泥易位呢?

原來,以魏文侯為首的三晉聯軍,趁廩丘一戰大勝的軍威,於第2年繼續對齊進兵,一直攻入了齊長城,距離齊都臨淄已近在咫尺。齊國舉國震恐!

這個時候擺在諸侯面前的國際形勢不外乎有兩條路可走:

一是三晉與齊展開賭上國運的生死大戰,但這樣一來鹿死誰手難以逆料,而且雙方並不存在足以到達相互滅國的矛盾,弄到魚死網破沒那個必要。

二是選擇和談。為什麼要和談呢?因為實際上所有的戰爭都不是為了戰爭本身,戰爭不只是為了戰勝敵人,戰爭不過是手段,它不是為了達到經濟目的(掠奪資源、土地、人口等),就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

回顧這場國際戰爭的起因,實為政治因素而引起:田和要搶奪田氏宗主之位,而田會不讓;三晉出兵以武力擁躉田會。

那麼問題來了:三晉就這麼在意由誰來繼承跟自身無關緊要的田氏宗主之位嗎?他們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所圖嗎?

魏文侯可不是傻瓜,賭上國運去插手別人的家事,他其實有自己真實的如意算盤。

正所謂高人所見略同。魏文侯的小心思齊國人不是不能窺出。田和的謀臣田括子便一語道破了天機:魏文侯統率三晉,艱難跋涉千里而攻齊,掠到了地他也很難佔有,滅齊更是痴人說夢,那他所為何來?他就是想邀名啊,他是想借助我們為他爭名分啊!

一場血雨腥風的謀篡大案, 竟被這樣洗刷得淡如雲煙

田和自然一聽就明白,我起兵殺人、派將攻城,還不是為爭我的名分嘛,既然咱們各有所求,那就不必瞎打,坐下來談吧。

於是田和派出重使求見魏文侯。

魏文侯當然更是明白人啦。於是雙方停戰,開啟會談。

會談細節從略。

這裡有必要先講一講魏文侯的身份。我稱他為魏文侯,是事後的追述,其實他此時尚未封侯。魏文侯名叫魏斯,是晉國魏氏宗主,雖然此時事實上已經造成三家分晉的局面,但晉國尚存,名義上魏斯不過是晉國一卿。

魏斯聯合三晉大張旗鼓地對齊用兵,實際上是想透過戰爭手段來給自己掙個名分。

同樣道理,此時的田和,雖然在齊國田氏宗族內部有很大的勢力,但在名義上他什麼也不是。

具體怎麼談的,我不知道,但從結果來看,他們兩人做了一筆政治交易:

田和派齊康公(齊康公是他的傀儡,但名分地位在那擺著,是周王朝最早分封的諸侯當中爵位最高的)陪同三晉掌門人一起去洛陽朝覲周威烈王,請求周王封趙、魏、韓三卿為諸侯。

而此時的周王實力早已不如一個小諸侯國,他又如何能禁止得住魏、趙、韓等新興勢力的崛起呢,不如賣個人情,同意算了,好歹在名義上這些傢伙們還算是周朝封的,於是周威烈王於公元前403年正式冊封魏斯等3人為諸侯。

魏文侯終於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自然也得投桃報李,於是翻然變臉、一改起兵伐齊時的初衷,不再支援田會,轉而支援田和繼承田氏宗主之位。

田和這才順利地承接了哥哥田悼子的班,即位為田氏宗族,並出任齊相。

既然雙方達成政治諒解,各得所需,於是各自罷兵。

一場由田孫、田會引發的關係數國厲害的廩丘之戰就這樣虎頭蛇尾地草草收場了。

田孫已經被殺,田會呢?此後似乎也從歷史上消失了。

日後的田和完成了田氏代齊的偉業,成為田齊太公。如前所述,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田和搶班奪權上位的這段不光彩的歷史,後人怎能不加以粉飾遮掩呢?

於是田和是田悼子的弟弟到現在也確鑿無疑,而田孫、田會則最終身分不明,淪為田氏說不清道不明不知哪個旮旯裡的一支,妄自尊大,胡鬧造反,被無情鎮壓是理所當然的了。

在三晉方面,魏文侯起始將田會當槍使,虛情假意,最終為了自身的利益,輕輕便將他出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