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菜單

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晴雯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賈寶玉房裡的四個大丫鬟之一,這是今天趣歷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誤入太虛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釵之冊,而翻開的第一本便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晴雯的判詞: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寥寥數字,就將晴雯一生命運算盡,而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判詞中導致晴雯“壽夭多因誹謗生”的原因就在於“心比天高,身為下賤”,晴雯內心的高傲與實際身份地位的低下形成了衝突,她身為丫環,卻不拿自己當奴才,在大觀園內目無下塵,肆意行事,書中明確記載受過晴雯氣的就有墜兒、小紅、秋紋、麝月以及眾多婆子們,清人塗瀛在《紅樓夢論贊》之“晴雯贊”中也是這般評價晴雯:

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有過人之節,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禍之媒也。晴雯人品心術,都無可議,惟性情卞急,語言犀利,為稍薄耳。使善自藏,當不致逐死。然紅顏絕世,易啟青蠅;公子多情,竟能白壁,是又女子不字、十年乃字者也。非自愛而能若是乎?

所以晴雯悲劇的根源就在於“心比天高”四字上,但這四字究竟是何含義?這四字又與王夫人一定要攆走晴雯有什麼關係?這正是我們接下來要分析的重點。

晴雯判詞“心比天高”的雙層內涵:人人平等與自我叛逆

晴雯的“心比天高”,筆者個人認為其核心思想有兩個——“人人平等”與“自我叛逆”,晴雯用自己的一生貫徹了這兩點,我們詳細展開來談這兩點。

(1)晴雯的“人人平等”觀念。

晴雯雖然身為丫環,但卻能在內心深處保持一種“誰又比誰高貴些”的意識,這種意識放在封建時代無疑是超前的,書中驗證晴雯這種思想的例子簡直不勝列舉,比如第三十七回,秋紋給王夫人送花,王夫人一時高興便賞了秋紋幾件舊衣裳,秋紋欣喜之下便對怡紅院眾姐妹一番炫耀,晴雯聽完卻不齒秋紋的自甘下賤,兩人就有了這麼一番對話:

晴雯笑道:“呸!沒見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給了人,挑剩下的才給你,你還充有臉呢!”秋紋道:“憑他給誰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給別人剩下的給我,也罷了。一樣這屋裡的人,難道誰又比誰高貴些。”——第三十七回

晴雯此處提到的“好的給了人”,應該指的是王夫人賞賜襲人不少好衣裳,卻把這些舊衣裳賞給秋紋,在她看來,大家都是丫環,憑什麼襲人是好衣裳,卻給秋紋舊衣裳,更可氣的是秋紋居然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還口口聲聲稱是“太太的恩典”,所以晴雯很看不上秋紋身上的奴性。

但不得不提的是,晴雯意識中雖然有“人人平等”的意識,但她畢竟生活在封建時代,她的意識必然帶有時代的烙印,而不可能是現代版的“人人平等”。比如晴雯雖然總是稱“誰又比誰高貴些”,但她也頻頻利用自己主子丫環的身份打壓其他丫環,她曾嘲諷辱罵過丫環小紅,用一丈青刺扎過墜兒,怡紅院中的小丫環們幾乎“談晴雯色變”,第七十三回一個小丫頭打瞌睡摔倒,醒來的第一反應卻是哭著向晴雯求饒:好姐姐,我再不敢了。

由此可見,晴雯的平等意識,並沒有做到推己及人,而是一直保持在一種萌芽狀態,但立足時代原因,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2)晴雯的自我叛逆精神。

如果說晴雯的人人平等意識,是她對周圍環境的要求,那麼“自我反叛”則是晴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何為自我反叛?那就是別人都那樣做,我偏不跟她們一樣!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晴雯對襲人的態度,襲人為了謀求寶二姨娘的位置,曾在第六回與賈寶玉“初試雲雨情”,借用這種形式獲取了主子賈寶玉的心,這種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按照《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小廝興兒所言:我們家的規矩,凡爺們大了,未娶親之先,都先放兩個人服侍的。所以由此觀之,襲人的做法並不算越禮,事實上,怡紅院大部分丫環都有這樣的想法,包括大觀園中的婆子們也是個個都在想辦法要將女兒送到怡紅院。

若是晴雯想走這條路,她有壓倒性的優勢,一方面她容貌姣好,賈寶玉格外喜歡她,另一方面她又頗得賈母歡心,賈母當年將晴雯送到賈寶玉身邊,其實就是當作未來姨娘來培養的(詳見第七十七回,王夫人與賈母的談話),所以晴雯完全可以“服侍”賈寶玉,成為通房丫環,再進一步成為寶二姨娘,如果晴雯真的這麼做了,她的姨娘之位幾乎是穩穩當當的,可問題在於晴雯不想這麼做。關於這一點西園主人之《紅樓夢論辯》中曾對襲人和晴雯進行過對比:

襲人之事寶玉也用柔,而晴雯則用剛;襲人之事寶玉也以順,而晴雯則以逆;襲人之事寶玉也純於濃,而晴雯人則全於淡;襲人之事寶玉也竭力爭先,而晴雯則倫亦居後;襲人之事寶玉也或箴或勸,終日無不用心,而晴雯則一喜一怒,我身似不介意。……眾人皆熱而我獨冷,眾人皆濁而我獨清。

由此觀之,晴雯似乎有些“叛逆”,在封建時代,像襲人這般上位的丫環才是正常丫環,因為大家都這麼做,但晴雯卻不願隨大流也走這條“尋常路”,為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晴雯性格所致,她想讓自己區別於其他丫環,不想成為人云亦云中的一員,這與環境無關,完全是個人性情所導致的。

目前有很多論者認為晴雯是不齒用這種方式當姨娘,想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這個觀點完全跑偏了,純粹是按照今天的道德標準來看待晴雯的作為。放在封建時代,襲人這樣的丫環才是符合正常綱常禮教的好丫環。換個角度,如果晴雯、襲人是現代人,現代對女性的道德標準是溫良恭儉讓,若是襲人,她絕對會按照這種標準要求自己,成為大家眼中的好姑娘,但晴雯就不會這樣,她反而會肆意彰顯自己的個性,以讓自己區別於那些被“溫良恭儉讓”束縛的大部分女孩!

王夫人反感晴雯,其根源在於晴雯對封建等級制度的叛逆

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分析完晴雯“心比天高”的雙層內涵,我們再立足情節,來看王夫人為何要攆走晴雯,因為這才是導致晴雯之死的直接原因。按照書中的情節,晴雯得以被王夫人注意,是由於王善保家的誹謗,這一情節具體發生在第七十四回,且看原文記載:

王善保家的道:“別的都還罷了。太太不知道,一個寶玉屋裡的晴雯。那丫頭仗著她生的模樣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得像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抓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她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大不成個體統。”——第七十四回

很多論者都將此情節認為是晴雯之死的導火索,其實不然,王善保家的誹謗,只是讓王夫人對晴雯產生了反感,但這種反感遠遠還沒有到要攆晴雯走的地步,其後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王夫人命人將晴雯喚來,辱罵了她一番就讓她回去了,到底沒有直接行辣手摧花之舉,甚至從王夫人與王善保家的對話來看,王夫人似乎對主子丫環的囂張脾氣予以了一定理解:

王善保家的道:“這些女孩子們,一個個倒像受了封誥似的,她們就成了千金小姐了。鬧下天來,誰敢哼一聲兒?不然就挑唆姑娘們的丫頭們,說欺負了姑娘們了,誰還耽得起?”王夫人道:“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頭,原比別的嬌貴些,你們該勸她們。連主子們的姑娘不教導尚且不堪,何況她們?”——第七十四回

其後王夫人發動抄檢大觀園,晴雯處也沒有搜查出什麼問題,按理說事情到這裡似乎就結束了,可到了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突然殺了個“回馬槍”,再次整頓怡紅院,將晴雯、四兒、芳官悉數攆了出去。

王夫人為何突然要攆走晴雯、芳官、四兒呢?用王夫人的話說就是“難道我通共一個寶玉,就這麼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王夫人在擔心什麼,是擔心這些丫頭都跟寶玉有云雨之情嗎?若是如此,最應該攆走的丫環應該是襲人,所以王夫人口中的“勾引寶玉”指的並不是單純的雲雨事,而是指這些丫環阻礙了賈寶玉的未來。

晴雯一直提倡人人平等,常說“誰又比誰高貴些”;四兒曾公開宣佈“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而她自己就和寶玉是同一天生日;芳官成精鼓搗,挑唆著寶玉無所不為。這三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她們都在不知不覺之中僭越了冷酷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在王夫人眼中,賈寶玉是主子,晴雯、四兒、芳官都是丫環,丫環僅僅是下賤的勞動工具,跟主子之間是有貴賤之分的,一旦主子、丫環的界限被模糊化了,造成主不主,奴不奴的現象,那麼必然會對賈寶玉的思想造成影響。

紅樓夢晴雯的判詞是什麼?她的悲劇是怎麼來的?

設想一下,如果賈寶玉本身有著森嚴的等級觀念,那麼王夫人完全沒有必要擔憂,因為賈寶玉自己能掌握住主僕之間的界限,但事實是賈寶玉本身是個性情中人,且最喜愛女孩,若是任憑他跟這些沒上沒下的丫環們廝混,那麼賈寶玉就會逐漸對丫環、下人階層形成認同感,並喪失好好學習、立身功名的內在動力——因為貴族和奴僕劃上了等號,這才是王夫人最為擔心的事情,她並不在乎丫環與寶玉有云雨情,而在乎賈寶玉的思想是否還在正軌!

這也是為何王夫人很放心襲人、麝月、秋紋等人的原因,這幾個丫環很老實,她們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並一直嚴守主僕之間的界限,從來不敢逾越,甚至時不時還規勸賈寶玉好好讀書,時刻提醒賈寶玉你是主子,是貴族,要好好讀書,將來為官做宰,你和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一切正是王夫人所期盼的。

結語:綜上所述,晴雯之死的悲劇,其內因是複雜的,晴雯本身“心比天高”,這讓她成為封建大環境下的眾矢之的,王善保家的讒言僅僅是晴雯之死的一根導火索,引發這場爆炸的是火藥卻是晴雯對封建等級制度的踐踏。但可惜的是,晴雯至死也沒有發現這一點,即便在溘然長逝之際,賈寶玉前來探望,她也是發出不平的哀鳴:“我雖生得比別人略好些,並沒有蜜意勾引你怎樣,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個狐狸精,我太不服”,直到生命的盡頭,晴雯還是站在人人平等基礎上的思想道德高度來審視自己的遭遇,卻不知自己被攆的真實原因,著實可嘆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