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菜單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唐朝是歷史有名的繁華王朝,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都發生在唐朝。然而唐朝在前期卻經歷了歷史上最慘的奪權爭鬥,父子相爭、兄弟相殘同樣也發生在這裡。那段驚心動魄的歷程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發生的呢?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許多人都只看清了表面,卻沒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玄武門慘案的發生與一個人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此人就是劉文靜,劉文靜是唐朝開國功臣,也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劉文靜的死直接導致李世民勢力嚴重削弱,劉文靜究竟因何而死呢?

史料記載:“

文靜奮縱橫之略,立締構之功,過為輕躁之行,未及封而禍也,惜哉

”,建國之後劉文靜居功自傲,時常不將地位更高的裴寂等人放在眼裡,一次酒醉之後竟拔出佩劍,想象著砍了裴濟,由此也能看出劉文靜內心都多麼憤恨裴寂。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只是這些事情經過朝廷是怎麼知道的呢?原來是劉文靜小妾暗中偷聽,連夜將訊息傳到宮裡面,誣陷劉文靜要謀反。還說他從外地請了幾名道士在家中作法,當朝大臣在家中搞巫蠱之術,很容易就與謀反聯想到一起。很快劉文靜就被抓了起來嚴加審訊,其中審訊的大臣就有裴寂,兩人早就有矛盾,加上這件事也與裴寂有關,擺明了是沒有好下場。

審訊過程中,劉文靜始終堅持自己並沒有謀反,然而他憤怒說出要砍死裴寂的話被上報,後者可是當朝宰相,對宰相下手自然就是對朝廷不滿。堅持要以謀反的罪名定罪,劉文靜無從申辯,自己的確沒有謀反的心,可是這些話也的確出自自己口中。裴寂抓住這一點執意要定罪,然而陪審官卻認為劉文靜是酒後誤事,並不是謀反。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案情經過審查之後上奏給李淵,面對兩種不同的審判意見,李淵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就在此時李世民前來求見,劉文靜是秦王府支柱,聽聞他被抓之後十分焦急,即刻入宮求見李淵為其說情,天下剛剛平定,劉文靜立下了大功,希望能看在鞍前馬後的份上,繞過他一命。

秦王求情之後,李淵並沒有迴應,找來裴寂商議該怎麼辦。或許是李淵太過信任裴寂,而後者怎麼會輕而易舉地放過這個機會,裴寂並不否認劉文靜才能過人,卻認為劉文靜性格暴虐,做事不計後果,國家剛剛建立許多事情還沒有走上正軌,重用劉文靜極有可能影響國家統一大計。李淵詢問裴寂的想法,後者雖然沒有明確的給出答案,意思卻十分明顯。一旦將劉文靜與天下聯絡在了一起,自然就引起了李淵的重視。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在李淵看來任何人都不能左右天下大勢,因此內心天平逐漸傾向除掉劉文靜。劉文靜的確立有大功,朝中的諸多大臣都為他打抱不平,謀反的罪名顯然是欲加之罪。只是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劉文靜最終還是送了命。在劉文靜死後,幾個兒子也先後被殺,那麼為何劉文靜與裴寂關係如此緊張,以至於雙方彼此不留任何餘地呢?

其實在打天下的時候,兩人交情匪淺。最初都是隋朝的官員,直到遇到李淵之後命運就此轉變,跟隨李淵四處征戰,兩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開國功臣。不過時光流逝兩人卻漸行漸遠,歸根結底是裴寂與李淵關係密切,而劉文靜更加看好李世民,從此刻開始裴寂與劉文靜分道揚鑣,兩人雖同屬大唐,卻也是兩個陣營。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李淵從太原起兵一路勢如破竹,秦王更是身先士卒,不少硬仗、大仗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不過此時天下都是李淵說了算,裴寂跟隨在身邊輔佐李淵治理國家,制定國家制度、官員法令,使得李淵與朝中百官都十分仰仗他。

反觀劉文靜則是李世民身邊的得力助手,見證後者一路過關斬將成就如今的李氏王朝。李淵能如此順利地奪取天下,李世民的卓越戰績不可忽視,兩人在不同的位置為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人酒後誤事, 被蒙冤賜死, 卻是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

當然兩人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一直到兩人都位列宰相的時候還相安無事,只是好景不長,在對外征戰薛舉的時候意見不合,劉文靜沒有聽從裴寂的建議,執意出兵結果打了敗仗,吃了敗仗自然就會受到懲罰,此時劉文靜內心妒火中燒,開始處處針對裴寂。

後來矛盾更加激化,隨著李世民被封為秦王,身邊聚集了大批賢能,李淵逐漸起了戒備心。雖然擔心李世民會造反,只是自己的兒子有戰功在身,沒有過分的舉動不好打壓,只能從李世民的身邊人入手,因此就借劉文靜醉酒鬧事的事情提醒李世民不要輕舉妄動。然而這一請並沒有向著李淵設想的局面發展,反而導致與李世民的關係更加惡化,最終釀成苦果。

玄武門兵變之後,李世民公然逼迫李淵退位,自己登基稱帝掌管天下,此時裴寂又是怎樣的做的呢?一朝天子一朝臣,裴寂知道自己的處境,提出辭官養老。可是李世民怎麼會輕易地放過他,天下安定之後不斷地貶低裴寂,同時利用各種方法為劉文靜平反。給他的後人加官進爵,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劉氏家族再度興盛起來。只是裴寂的日子不好過了。

從這也能看出,在那個時代無論是裴寂還是劉文靜,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在他們的背後是兩方勢力的相互博弈,令人惋惜的是他們成了皇權爭鬥的犧牲品,劉文靜的死讓李世民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登上高位,除了自己的兄長以外,父親才是最大的阻礙。最終玄武門慘案發生,而劉文靜的死堪稱是一切的導火索。

參考資料:

《貞觀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