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菜單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繞不來不開的話題,那就是面對死亡,死亡是恐懼的,但是也是人最終的歸宿,所以,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重視身後事。我們的民族是一個講求孝道的民族,人們將這種道融入到血液中,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很多傳統可能已經被歷史長河淹沒,但是孝道無論怎麼變化,它的核心思想都沒有變化。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如今,孝道的理念更是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在一起,這樣人們一直追捧的理念更有價值。當然,我們有了主流價值觀也不意味著傳統孝道的消失,文化本來就是好壞參雜在一起的,人們需要提高辨別的能力,把那些對社會發展有益的好的文化傳承下去,孝道的傳承也是如此,那些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落後的腐朽的孝道文化就應該被剔除。比如,現在很多人會問女婿為何不能給老丈人上墳,關於這類問題就應該做出正面的回擊。

孝道文化的演變

百善孝為先,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已經非常熟悉了,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人們也從來不會懷疑這個道德觀念。孝道是我們作為一個人必須要學會的一門哲學,只有懂得孝的道理,我們才能在社會中立足。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不斷的探索孝道文化,也在不斷的傳承這種傳統的文化,很多人不理解,傳統的東西怎麼會流傳至今,它又是怎麼融入在當今的社會中的。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其實,孝道作為一種文化,它也有以身的變化和發展規律,這種規律也不是無跡可尋的,恰恰相反,我們可以從很多方面去感受它的變化。最初人們對於孝道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狹隘的孝道指的是孝順父母,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就是父母。他們養育了子女,並且給予他們最溫暖的懷抱,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人,作為子女孝順父母是必然的。

可是,古代人對於這種傳統孝道的理解是狹隘的,他們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孝順父母就要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這也就導致很多人產生了愚孝的錯誤價值觀念。埋兒奉母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個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孝順父母很重要,但是也不能以傷害他人為前提。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古人的認識是不全面的,而且受到當時社會禮教制度的束縛,孝道也不完全是合乎情理的,我們有傳承孝道的責任,但是不能不分好壞全部繼承。在孝道文化的發展中,人們應該吸收精華,把那些文化中的糟粕去掉。在當代社會孝道還需要融入當代價值觀念,這樣的孝道文化才是對待社會發展需求的。

喪葬制度的變化

關於孝道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喪葬文化,喪葬文化體現著孝道的核心價值理念,孝道文化中不可迴避的要提到喪葬文化。人的一生始終是短暫的,總有一天是要離開的,養兒防老,就是為了人生這最後這一程準備的,所以,孝順父母就要為他們準備好身後事,這個道理相信為人子女的都懂。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是不一樣的,喪葬文制度也是一樣的。體現在風俗文化中更是五花八門。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即便是相近的地方,可能喪葬制度都不一樣,我們以時代來劃分,古代的喪葬制度和我們當代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別。古代人很相信輪迴之說,他們認為人在百年後是可以輪迴的,所以,他們很看重身後事,他們認為人輪迴後還可以享受之前的榮華富貴和榮耀。所以,他們的喪葬制度是非常嚴格的,這從古人的陪葬物品中就能看出,而且對於一些喪葬風俗也有嚴格的要求。比如,父母不在人世後,兒子會為父母守孝三年,不管你的社會地位如何,即使是天子也要守孝。

試想一下,這個制度如果還存在,那麼整個社會可能亂套了,可見,喪葬文化也要與時俱進的變化。再比如,古代人經常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古代男子是不剪頭髮的,如果剃頭就被視為大不敬,也是不孝順的表現,所以即便是人去世後也是一樣的,都必須採取土葬的方式。現代社會大家都清楚,土葬是被保留的習俗。可是在大城市因為土地稀缺,土葬是沒有辦法實現的,火葬成為最常見的喪葬方式。這要是放在古代,火葬父母就是最大的罪過。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女婿不上墳的原因

除了這些喪葬制度外,在民間還流傳著很多地方風俗,這些風俗因地制宜,不通的地方講究不同。就比如說,很多地方的喪葬風俗就是女婿不上墳。作為當代的新青年,我們認為這個風俗很滑稽,可是,風俗習慣有時候也會像鄉規定律一樣,是需要嚴格遵循的。這就比如說清明節祭祖,全國上下的風俗不一樣,可是這麼多年,大家都嚴格遵守著焚香燒紙的習俗。也沒有人強迫大家這麼做,這就是觀念的約束力量。

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地方講究女婿不上墳,雖然覺得荒誕,但是人們一直也遵守著這樣的規定,具體而言,女婿不上墳也不完全沒有道理。首先,女婿畢竟是外人,他們對於妻子的父母也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與其讓他們去上墳還不如自己親自去。其次,女婿也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也要祭祖,分身乏術。還有就是,妻子家中也有兄弟姐妹,也輪不上女婿去上墳。當然,女婿想去也是可以的,除了有些地方有特殊的規定和習俗,一般是沒有那麼多講究的。

俗語說: “女婿莫上墳, 上墳辱先人”, 這背後到底有啥講究?

上墳是為了祭奠逝去的親人,誰去上墳並不重要,上墳只是一種形式,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後祭祖的方式也會多元化。再比如現在,祭祖就不用再焚香燒紙了,傳統文化是需要傳承的,但是也必須在社會需要的前提下繼承。一些喪葬制度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就應該被剔除,因為這些制度不僅不會推動社會發展,有時候也可能會阻礙社會的進步。

結語

生老病死是人們無法掌控的,人都有面對死亡的一天,在當今社會,門都有祭祖的習俗,這種習俗也往往和孝道聯絡在一起。不管社會如何變化,這種文化會一直流傳下去。不過,切記不要被腐朽的文化矇蔽雙眼,那些認為女婿不能上墳的觀念只能說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可以適當的保留,不符合倫理要求的還是剔除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