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菜單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索尼影業花費了四年的時間,推出了兩部《蜘蛛俠》系列重啟之作,但《超凡蜘蛛俠》第一部卻似乎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一方面,它還帶有老版《蜘蛛俠》的影子,因此電影中許多時間都是在給觀眾營造一種懷舊的氛圍。另一方面,它又試圖講述蜘蛛俠的起源,從而體現出與山姆·雷米執導的三部曲有所不同,於是花了許多工夫,希望能打造出一位不一樣的蜘蛛俠。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儘管這部電影有著流暢的動作場面以及詼諧的對話,選角方面也做得很不錯,但觀眾們對蜘蛛俠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前作,所以它並沒有在粉絲們心中贏得一席之地。

在這次對《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回顧之中,我們對《超凡蜘蛛俠》進行了一系列思考,探究了這部由馬克·韋布執導,於 2012 年上映,據稱是「故事尚未講完」的這部電影,究竟為何成為了前作的「餘音」。

全新的彼得·帕克

安德魯·加菲爾德接棒託比·馬奎爾,飾演蜘蛛俠一角。安德魯不僅演技精湛,對這個角色也充滿了熱情,他甚至還穿著電影中蜘蛛俠的服裝參加了聖迭戈國際漫展。

艾瑪·斯通在片中飾演他的戀人格溫·斯黛西,兩人的感情表現得十分自然,與前作中託比與克里斯汀·鄧斯特真摯演繹出的歌劇式氛圍截然不同。然而,《超凡蜘蛛俠》的劇情高潮部分卻與雷米版的完全一致,這一點可謂是極其愚蠢的。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電影中既有即興創作而成的閒聊對話,也有梅姨(由莎莉·菲爾德飾演)和本叔(由馬丁·辛飾演)帶來的一套套感人說教。影片不僅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彼得的各種超能力以及知道自己擁有超能力時的驚喜,還刻畫出了一段高光劇情,紐約的一群工人們操控起重機,幫助蜘蛛俠迅速在城市中穿梭,起重機上的照明燈也恰好把彼得完全籠罩在光芒之中。

可惜,這部電影沒能很好地將這麼多優秀片段整合在一起,這雖然並沒給影片本身帶來隱患,但它給彼得的故事線(當然還有彼得本人)帶來了矛盾。

雷米給他執導的版本體現出了廣闊的情感範圍,同時運用了形式主義,給馬奎爾飾演的彼得·帕克營造出了一種特有的「書呆子」氣質。儘管這麼多年來,漫畫中的蜘蛛俠都有著這個特點,但《超凡蜘蛛俠》中加菲爾德說出的各種俏皮話讓他完全背離了這個極具特色的性格小缺陷。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本作中的彼得是一位喜歡沉思、身形瘦長的滑板愛好者,單從他的外形來看,這部電影更像是一部當代青少年題材作品。與《暮光之城》中的愛德華·卡倫一樣,加菲爾德那一頭亂髮彷彿也是刻意打理過的,他還準確把握住了蜘蛛俠內心深處的焦慮,同時把這種感覺恰到好處地控制在了爆發邊緣,營造了一種神秘而浪漫的氛圍。

這部電影在極力避免讓蜘蛛俠的形象陷入老套,畢竟彼得的外形與老版《蜘蛛俠》中那位戴眼鏡且容易緊張的角色截然不同,但劇情卻一直強迫彼得是個「書呆子」。當然,加菲爾德飾演的彼得也還是有著蜘蛛俠的共通點,都對科學充滿興趣,在漂亮女生面前都會緊張地結巴起來,也同樣經常遭受校內惡霸的欺負。

人物形象方面的衝突其實也十分有趣,本片原本有機會塑造出一位可能帶有爭議,但更加貼近生活且性格更豐滿的蜘蛛俠,但《超凡蜘蛛俠》對彼得成長之路的探索完全偏離了方向。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儘管馬奎爾飾演的蜘蛛俠還是傳統形象,但他將彼得·帕克身上那種笨拙的感覺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脆弱完美展現了出來,這些特點都來源於角色本身絕對的真誠,而馬奎爾之所以能夠把握住這些,是因為老版《蜘蛛俠》系列在角色設定上自始至終都保持一致。

與之相反,加菲爾德飾演的彼得更加情緒化,偏向於當個獨行俠,儘管這部電影中的動作元素更加豐富、直接,而且已經透過回顧彼得已故雙親的片段,從側面說明了彼得性格的成因,但這樣的主題最終還是沒能打動觀眾。

被遺忘的父輩們

《超凡蜘蛛俠》甚至在首張宣傳海報釋出之前就已經營造出了一種十分黑暗的氛圍,這也多虧了詹姆斯·霍納為這部電影製作的配樂,從電影開頭的回顧就奠定了基調。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在彼得兒時,他的父母理查德·帕克(坎貝爾·斯科特飾演)和瑪麗·帕克(艾伯斯·戴維斯飾演)就莫名地離他而去,把他託付給姨夫姨媽撫養。這樣的開頭意味著整片的劇情大機率會完全圍繞彼得的身世之謎而展開。但實際上,這部電影並沒有過多著墨於彼得的身世,反倒是在反派出現後立刻發展成為傳統的英雄大戰反派模式。

片中出現過好幾次詢問彼得身份的劇情,其中一幕是彼得來到奧斯本大廈,在前臺尋找名牌時,前臺小姐問:「找不到自己在哪嗎?」。還有一次是彼得走進教室時,講臺上的老師正好講到大部分小說都圍繞的一個問題:「我是誰?」,但之後也並沒再深入討論。

除了彼得有幾次嘗試過探索父母的失蹤之謎以外,這部電影極少涉及到彼得對自身的思考。它原本似乎是想在眾多敘事元素之中找到一個平衡,包括彼得父母遇難之謎、彼得對父親的回憶、彼得與父親的友人康納斯博士(瑞斯·伊凡斯飾演)的關係、本叔以及格溫父親喬治·斯泰西(丹尼斯·利瑞飾演)的去世,但實際上,這麼多元素都只是簡單地一個接一個出現而已,均沒有深入說明。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本叔遇難後,彼得開始運用自己的超能力打擊犯罪分子,而且在之前的電影和漫畫中,本叔都會對彼得說出那句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這部電影卻把臺詞做了改編,他說的是「如果你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你就有幫助別人的責任和義務」,雖然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還是少了原先那句名言的光環。

彼得隨後的行動則更為複雜,警隊隊長斯泰西出場一個小時之後也終於迎來了主線劇情,警察們秘密追捕一名罪犯的過程被彼得擾亂了,因為這名罪犯正是殺害本叔的仇人。

但與《蜘蛛俠 3》中梅姨讓蜘蛛俠所做的不同,在這部電影中,彼得並沒有不斷與內心的復仇衝動做鬥爭,而是被其他劇情轉移了注意力,比如康納斯博士準備使用藥物發射裝置讓所有人變異成蜥蜴(很諷刺的是,這是本片中唯一體現出能力和責任之間衝突的劇情)。這也成功中斷了彼得對復仇的進一步思考,而殺害本叔的兇手就沒再出現過。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蜘蛛俠》的電影裡經常會出現充當彼得父親的角色,而《超凡蜘蛛俠》給彼得帶來了三位「代理父親」,外加一位拋下他不管的親生老爸。然而在觀眾眼中,他並沒有體現出多少被拋棄的悲傷,因為電影中不斷出現親情方面的劇情,儘管這些內容有些尷尬,而且相互重疊,卻也沒有對主題的發展起到任何作用。

在彼得開始尋找殺害本叔的兇手之後,他就放棄了尋找父親去世之謎的真相。而隨後,在他的精神導師康納斯博士變異成蜥蜴人之後,彼得甚至把這兩件事都拋在了腦後,而康納斯博士的變異也被描繪成了彼得經歷的另一次背叛和拋棄,同時彼得也不得不與他進行戰鬥。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上面講到的每一段劇情都相互獨立但又串連在一起,讓整部電影顯得支離破碎。喬治·斯泰西的英勇獻身算得上是本叔之死的再現,同時也讓彼得再一次經歷了分離的痛苦,而這兩位角色在謝幕之前僅有過一次對手戲。

格溫在談及對父親安危的擔憂時,將有關離別的主題體現得淋漓盡致,但父親去世後,格溫表現出來的悲傷卻被縮減成了一段簡短的蒙太奇片段,而且還只是為了刺激彼得,讓他糾結是否繼續追求格溫。

彼得對罹難的斯泰西隊長許下了承諾,為了格溫的安全,他將遠離格溫,老版《蜘蛛俠》中的彼得也有過類似的情感經歷,而他在饒了一大圈之後還是決定打破這份承諾。

電影最後一幕定格在彼得和格溫相互會心一笑,這顯得十分尷尬,因為他們都背離了雙方父輩們臨終前的遺願,而這部電影大部分的主題就是渴望缺失的父愛以及面對父親的死亡,這樣的結尾顯得格外不合適。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理論上來說,這種內容更適合用於引出後續的悲劇,比如《蜘蛛俠 2》的結尾就是瑪麗·簡與彼得互訴衷情,然後彼得在她的鼓勵下穿梭在曼哈頓的畫面。但《超凡蜘蛛俠》片尾展現的情感卻缺乏了整個畫面應該傳遞出的深層次含義。

儘管電影中有著一些第一人稱視角遊戲風格的優質動作場景,大部分畫面都遵循了功能性和寫實性的原則,主要目的是傳遞資訊,而不能起到昇華主題或情感的作用,但在雷米執導的版本中,他經常能達到後者的效果。

因此,彼得和格溫在電影結尾的情感交流其實只起到了表面作用。後續的畫面中彼得甚至得意洋洋地在高樓間飛來飛去,彷彿是把違背承諾這件事當成了英雄般的勝利。

這部電影得讓人充滿疑惑,因為它到最後都沒有達成統一的主題和風格。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奇怪的新戰衣

除了奇怪的敘事內容,《超凡蜘蛛俠》中最奇怪的要數各種服裝了。片中大部分畫面都帶有大量陰影,甚至直接就是夜晚場景,這與雷米執導的三部曲截然不同,而彼得身上穿的各種服裝就能直接體現出這部電影亂七八糟的色調。

彼得把面具交給小孩的那一幕本應該重點展現他的英雄主義和溫柔一面,但展現在觀眾眼前的他顯得比前作更加高調而冷漠,還有他抓住罪犯後的玩笑話也顯得像是捕食者抓住受害人後的戲耍一樣。比起這些內容,他的形象則是整部電影不協調的主要來源。比如他的面具,雖然突出了眼部使用反光材料,但在夜晚打擊罪犯的過程中,凝視著罪犯的他反而顯得更像是個反派。

槽點還不止這些,蜘蛛俠在牆上攀爬以及在下水道大戰蜥蜴人的場景中,攝影師約翰·施瓦茨曼選擇了刺眼的定向照明,讓蜘蛛俠的臉在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陰影之中,導致他與怪物戰鬥時偶爾顯得更像怪物。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儘管這並非故意設計,畢竟人物對話詼諧有趣,背景音樂也十分振奮人心,但綜合眾多元素後,這部漫改電影顯得十分矛盾,角色之間的有趣對話也會顯得狹隘,主角甚至還會不經意間展示出反派形象。

如果從警察的視角來拍一部《蜘蛛俠》的話,這樣的風格應該十分合適,畢竟他們花了大把時間追捕蜘蛛俠,但即使他孤身一人,打算設下陷阱來拍下蜥蜴人的照片,警察們也不放過他,彷彿他才是真正的壞人,儘管他的行為和臺詞都已經能夠反映出事實並非警察所想。

這部電影中的蜘蛛俠塑造太過矛盾,而且毫無特色,能夠反映出造型設計方在構思時有多麼欠缺考慮。在雷米執導的《蜘蛛俠》中,馬奎爾飾演的彼得為了與瑪麗·簡的碧眼紅髮相互襯托,最終拍板決定了標誌性的藍紅緊身衣;而《超凡蜘蛛俠》中加菲爾德的造型完全是源於意外,他從天花板上摔下,落到了一座摔跤臺上,起身後正好看見牆上海報中畫的的墨西哥摔跤手使用的紅藍色面具。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這或許是在致敬漫畫以及老版《蜘蛛俠》電影中彼得參加過摔跤運動的經歷,但這段情節本身並沒產生任何作用,反倒給電影帶來了更多問題。

無疾而終的感情

在老版《蜘蛛俠》電影中,彼得對服裝顏色的選擇都與他對瑪麗·簡的思念有關,而他的感情也帶來了後續的一系列事件。與之相反,《超凡蜘蛛俠》中主角之間的感情則更像是為父輩們的故事做出的倉促補充。

斯通和加菲爾德這對組合因為拍戲而催生出良好的化學反應,但格溫與彼得產生交集卻完成是因為意外。他遭受霸凌時,她恰好坐在旁邊;她恰好在他爸爸曾經工作的地方實習;蜥蜴人襲擊學校時,她恰好是學校走廊裡唯一的學生。

她的存在甚至還有力地推動了劇情發展(比如疏散奧斯本大廈的員工以及製造解藥),但她永遠處於戰鬥畫面之外,並沒有成為宏大的戰鬥場面中的一員。與鄧斯特飾演的瑪麗·簡不同的是,格溫的內心戲也很少,因此她和彼得的感情也只能浮於表面。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提到角色之間的脫節,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屋頂上格溫得知彼得秘密後展現出的情緒層面的不對等,因為在這之前,她並沒有與蜘蛛俠產生過任何交集,也沒有對他發表過任何觀點。彼得對她袒露這個秘密時,她或許才算第一次注意到蜘蛛俠。

同樣地,劇情中也沒有反映出彼得一直在對格溫隱瞞自己的雙重身份,直到他不小心說出這個秘密(這個行為也同樣動機不明),彷彿坦白自己的身份是《蜘蛛俠》系列電影的必備元素,可它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為劇情發展或角色的感情發展起到任何作用。

比起彼得和格溫的感情,電影中的主要劇情還是起源於他對父親失蹤之謎的探尋,這一點在以往作品中都沒有得到體現,但接下來的劇情重心就放在了本叔之死上,彼得的探尋也沒有得出任何結果。而劇情推進過程中無法同時存在多條情感基線,因此角色塑造以及整體劇情就顯得更加莫名其妙。

作為重啟第一作, 《超凡蜘蛛俠》為何沒達到人們的預期?

透過這一系列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超凡蜘蛛俠》以及這個版本的彼得·帕克都只是簡單地回顧了這名角色的誕生之路,儘管算得上是符合(甚至突破)了我們熟悉的那些劇情,但最終並沒有取得成功,也沒能為自己在電影界贏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