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讓抑鬱症來訪者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菜單

讓抑鬱症來訪者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有時候我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在生活富足的今天,不少來訪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患上抑鬱症的?難道就是平白無故產生的嗎?我想應該不是的。事出必有因。

一個經歷很多生活磨難的人,他們的內心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堅強,更是一種沉穩。為什麼不少年輕的姑娘喜歡中年大叔?因為中年大叔的那種為人處事以及淡然處之的氣場足以讓人感到一種安全感。

當一個人能夠找到自己的希望,當一個人能夠找到自己的使命,那麼每天的注意力就會在自己的希望和使命上。在臨床諮詢過程中,我也問過不少的抑鬱症來訪者,問他們的使命是什麼?很多的抑鬱症來訪者搖搖頭,並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麼?

讓抑鬱症來訪者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人處在一種迷茫的狀態時,就會感覺到一種壓抑感,甚至是一種無助感,找不到一種依靠感和存在感。這時候大腦就會胡思亂想,大腦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想法,這些干擾項就會讓自己產生焦慮,產生抑鬱。

為什麼很多人有比較心理?因為透過比較來滿足自己的自尊心,透過比較來呈現自己的價值,透過比較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人往往會透過兩個層面來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一方面是外在的他人評價,一方面是內在的自我認同。

當我們找到了自己這一生應該要做的事情時,那種感覺就會很棒,那種感覺就會帶給自己非常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這時候的自己就不會去考慮自己的抑鬱情緒了,而是思考應該如何把眼前的事情給做好,把眼前的事情做得有傳播性。

讓抑鬱症來訪者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所以對於很多的抑鬱症來訪者,我一般會讓抑鬱症來訪者去不斷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當確定好自己可以做什麼的時候,接下來就可以去行動了。

比如抑鬱症來訪者喜歡抄好詞好句。那麼我就會給來訪者佈置作業:每天去抄好詞好句一個小時,雷打不動去抄,不用去尋求結果是什麼,也不用去問為什麼一定要抄,直接去抄就好。因為在抄寫的過程中就是在治癒,就是在療愈自己,就會帶給自己思考。

那些好詞好句是作者的思想,是作者的沉澱,就相當於這個作者正在和自己對話,只不過是用文字呈現出來而已。既然呈現出來了,那麼自己就可以深受啟發,自己就可以去學習背後的精髓。就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會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就會開始和自己對話。

讓抑鬱症來訪者不斷思考:可以做什麼?願意做什麼?能夠做什麼?

生命就是如此,所謂的抑鬱也好,不抑鬱也好,關鍵的在於自己是怎麼想的,是怎樣認為的。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那麼幸福到底是什麼呢?到底如何來定義呢?有些人覺得有錢就幸福,有些人覺得有愛就幸福,有些人覺得健康就是幸福,有些人覺得陪伴就是幸福。每個人對待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當詢問不同抑鬱症來訪者,他們的內心感受是什麼樣的?他們都說是痛苦的。痛苦的感覺往往是類似的,幸福的感覺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