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菜單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怎麼實現或者履行認識他是誰呢?有什麼辦法?

第一條路徑,你要分析一下,他的一些想法,他的一些感覺和他的實際行為之間的差距在哪兒。 你就能發現他想的和他感覺到的東西以及和他實際做的東西有沒有差別,這個差別究竟在哪兒? 這恰恰反映他認識上的偏差或者在行為上的某些偏差。 如果在這些差異中有一種規律性或者有一種比較穩定的差異的話,可以認識到他的優點和某些不足。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第二條路徑,讓孩子們自己評價自己,你回家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這些孩子會評價別人,某某怎麼樣,會說自己怎麼樣,這時候一定要注意他是怎麼樣去評價自己和評價別人,而且怎麼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同時在比較中有什麼樣的傾向,是羨慕別人還是瞧不起別人。 由此發現他的性格特徵和他的偏好。 這就是具體的辦法,他在這個地方可以找到他心靈的定位和特徵在哪裡。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第三條路徑,在現實中可以發現孩子們,他發現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或者對電影的評價,或者對一件事情、事件的評價和別人不一樣,而且自己在不同情況下評價也會不一樣,今天對這個事情是這樣評價,明天過段時間後對這個事情的評價會發生變化,家長要注意,這種變化是經常性的,是穩定的,還是偶然的。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看一場電影或者參加一個體育活動,或者參與社會活動,他對這件事情的評價是不是穩定的,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是穩定的,你可以由此發現他是什麼樣的人,他的個性他的偏好他的特徵是什麼、他的理想是什麼,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生變化,而且這個變化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收斂特點,比較相似,具有比較穩定的特徵,你可以透過變化認識他是誰。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一個兒童也好,一個青少年學生也好,他是不能單純靠自己來認識他自己,他一定是要透過別人來認識他自己。 而在他透過別人來認識他自己的過程中,這個別人和外部的事物就是一面鏡子,這是在社會學理論中很著名的“鏡中我”的理論。 父母、家長、家庭就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面鏡子,因為他在你這面鏡子面前幾乎暴露無遺,很直截了當。

zhao‘jing’zi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他在這面鏡子中看到的自己是非常透徹的。 家庭這面鏡子和學校這面鏡子是不一樣的。 但是如果你不能對於鏡子展現給你的東西做一些很深入細緻和系統的觀察,那麼你就失去了這面鏡子的作用了。

這是我們說的作為家庭教育來說,作為家長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責任。 你認識他是誰,他的性格,他的特徵,他的優勢,他的理想究竟是什麼,以及他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主要矛盾是什麼,而在這個主要矛盾過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什麼。 咱們心中要有一個基本判斷才行。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對於孩子們來說,經常出問題的三種現象:

第一種是過早閉合型,就是家長過於包辦,過於干預,過於強勢,讓孩子們完全聽從父母的,或者聽從老師的,說你是什麼樣的人,以至於沒有一個自己真正透過各種“鏡子”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 這叫過早的閉合型,實際上這種自己認識自己並不是他自己完成的,而是家長或老師代替他完成的。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第二種是迷失型,到高中階段本來對自己有認識,但是認識不了,沒有人指導他,今天一個人說孩子很聰明,明天另一個人說孩子太調皮,各種不同的說法說到他身上,他在想我到底是什麼人。 尤其在家庭中,父親跟他說你是這樣的人,母親說是那樣的人,完蛋了。 他迷失了自我,所以對於他是什麼樣的人,家裡人最好統一一下口徑。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第三種是延緩型,因為他在這個時候不知道自己是誰,他就不對自己做判斷,也沒有人幫他,乾脆這時候隨大流,盲從,別人怎麼樣我跟著怎麼樣。 他到大學後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甚至在清華大學也有這樣的現象,學到大學畢業了,大學物理系四年畢業了,畢業後呢? 最後怎麼辦? 不想學了,最後考國外研究生,報考芝加哥大學,什麼研究生? MAX是綜合性過渡性的碩士專業,裡面包括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幾個學科報在一塊,這是過渡型一年的碩士。

大學生

認識和管理孩子—怎麼實現認識他是誰呢?

我們還有一個學生延緩了,到讀博士,到博士後了,到科學院讀一個學科,他的老師本來計劃送他到國外讀博士後,但老師看到桌上留了一封信,不辭而別,實在不想做科研了。 他自己選擇到中學當老師了。 每個人都要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