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菜單

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前文說到了心理諮詢師的內省智力,那是一種對思維和語言的重新訓練。學習一門學科,意味著不同的訓練思維和語言的方式。

本文來聊聊心理諮詢覺察自省的必要性,心理諮詢師沒有可以遵循的固定指令碼,諮詢師的所作所為都是臨場發揮的。

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因此,諮詢師必須能夠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來使用:對內部情感狀態轉變的重要性保持敏感,理解自己的行為可能怎樣為他人所覺知,擁有維持新鮮感和警覺感的策略。

有效的諮詢是建立在助人者和受助者之間的關係質量的基礎上的。

首先要保持敏感,尤其是對自己情緒情感的變化,諮詢師是來訪者的一面鏡子,高質量的鏡子會清晰、客觀、無分別地照出來訪者的樣子。

其次理解來訪是怎樣覺知諮詢師的言行,一個人是怎樣影響另一個人的。作為諮詢師,應該怎樣運用這種影響力?

最後要保持新鮮和警覺。把自己作為一種資源,需要讓自己保持有活力的狀態,感覺這樣才能給別人做諮詢。

探尋自我

由此,諮詢師需要經常延展和挑戰自己做為助人者建立諮詢關係的能力:應對終結、面質、深度關注的體驗以及打破僵局的複雜性。

只有認識到這些覺察自信的因素,所有的諮詢才能吸收“探尋自我”(work on self)這一重要要素。

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例如參加基於經驗的團體合作,獲得作為一名來訪者體驗或記錄個人的日常所思。

例如:許多諮詢師在進入這一行前,可能在護理、社工、教育或心理學行業工作或學習了一段時間。

這些早期的職業活動會對諮詢師的判斷,帶來諸多的反移情,致使許多初入行的諮詢學員在開始工作時,總是傾向於用自己先前職業的視角去看待問題。

其他人則急於將先前的職業拋之腦後,以至於否認這些職業經歷與諮詢師之間的關聯性,這些經歷,即可能成為諮詢師的資源,也可能成為其包袱。

由此,諮詢師進行個人體驗,可以梳理個人成長經歷對諮詢關係的影響,以確保在諮詢過程中及時、準確地覺察其移情與反移情的表現。

除了心理學之外,我沒有發現其他的學科對自我這麼重視,可能主要因為我沒有接觸其他學科。

在心理諮詢中,感覺自我是需要被強調無數遍的概念。相當於經濟學中的成本概念,學會它,就相當於學了經濟學的一半。自我瞭解透徹,可能也相當於學了一半心理學。

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探尋自我,有時要到邊緣狀態,到一些高壓環境,緊張狀態,僵硬的局面等,看在這種環境下,是什麼樣的?

這種環境下發生了什麼,用了什麼應對方式?這種應對方式繼續發展,會怎麼樣?如果是我,我想發展成什麼樣,現實是怎麼樣?如果想要達到我想要的程度,需要再做些什麼?

在應對結束,針鋒相對,深度關注來訪和自己,打破僵局的複雜性等,在面臨這些困難時刻,我會這麼做呢?

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那時發揮怎樣,但我期待這那個局面的出現,感覺那是一種壓榨自己潛力的方式,糟糕的局面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寫到這裡,我感覺自我就像隱藏在水面之下的一個動物,它是什麼,我不知道。需要到了那個環境中,才會從水下慢慢的浮上來,我才能看見它的樣子。

其次是職業帶來的移情與反移情。我之前的工作是最普通的銷售員,這份工作會給我帶來什麼樣的移情和反移情?

我會喜歡那種很爽快就成交的,很討厭那種磨磨蹭蹭半天,最後還講價的。這在心理諮詢上,會有什麼移情?感覺磨磨蹭蹭,性子慢的,會沒有耐心,或者其他?

心理諮詢師:將自己作為一種資源

在此後,要不斷的記錄自己日常反思。情緒情感的變化,出現了什麼樣的移情和反移情?老實說,我現在還不知道。

但我覺得只要存在,早晚都會出現。既然早晚會出現,那等到他出現時再觀察分析,思考總結,提煉改善,應對方式。這一套流程下來,大部分的移情反移情都是可以解的。

生活很多時候,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我不知道接下來遇到什麼,但我存在,我活著就一定能想出應對方式。

只是高階和不高階的分別,第一反應是不高階的,寫作反思+好好應對,在幾個不高階的裡面,選出一個相對高階的,挺不錯的。

今天就到這裡,謝謝你的欣賞,如果你有困惑,歡迎留言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