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一)

菜單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一)

不是姻緣莫強求,姻緣前定不須憂;任從波浪翻天起,自有中流穩渡舟。

正德年間,蘇州府崑山縣大街,有一位居民,姓宋,名敦,原本是官家後代。妻子盧氏,夫妻二人,不做生意,靠著祖宗留下來的田地,收一些現成的地租為生。年過四十,並沒有生得一男半女。

一天,宋敦對妻子說:“自古道‘養兒待老,積穀防饑’,你我二人已經年過四十,可還是沒有子嗣,光陰似箭,一眨眼就白了頭髮。百年之事,能靠得著誰?”說完,不覺淚下。

盧氏道:“宋家世代善良,不曾作惡做壞事;何況你又是單傳,老天爺決不會斷絕了你祖宗的後嗣。招子也有一個早晚,若是在不該招的時候招了,即便是能把他養育到長大成人,半路上也會把我們拋開了,勞而無功,白白地增添許多悲傷哭泣。”

宋敦點頭稱是,眼淚剛擦掉還沒幹,只聽見便廳裡有人咳嗽,叫喊道:“玉峰在家麼?”玉峰就是宋敦的外號。

宋敦側耳一聽,叫喊到第二句時,便聽出了聲音,是劉順泉。

劉順泉雙名有才,世代駕一隻大船,承攬運送客人和貨物前往各省,在水路運輸上掙了不少的銀子,一個十全的家業,全是靠了這船上。就是他正在營運的這隻船,全船都是用香楠木打造的,也值得了好幾百兩銀子。江南全是水鄉,有很多做這運輸生意的。

劉有才是宋敦最

要好

的朋友,聽到是他的聲音,連忙從小客廳裡跑了出來,彼此不作揖,拱手相見,分主客坐下看茶。

宋敦道:“順泉今日怎麼得空?”

劉有才道:“特地前來向玉峰借一件東西。”

宋敦笑道:“寶船上還缺什麼東西,倒向我窮寒人家相借?”

劉有才道:“別的東西不敢前來冒犯,只有這一件是你家裡有多的,所以才敢前來開口。”

宋敦道:“如果真的是我家裡有的,決不吝惜。”

劉有才不慌不忙,說出這件東西來。

原來,宋敦夫妻二人,因難以得子,便到各地燒香祈嗣,做了一個黃布袱、黃布袋,裝裹佛馬紙錢之類。燒過香後,懸掛在家中佛堂內,很是心誠。

劉有才比宋敦年長五年,四十六歲了,妻子徐氏也沒有生下子嗣。聽說徽州有一個鹽商為了求嗣,剛在蘇州閶門外建了一座陳州娘娘廟,香火十分旺盛,祈禱不絕,劉有才恰好有一個機會,要駕船前往楓橋接客,想要順便去娘娘廟上一炷香,卻不曾製作那布袱布袋,所以特地前來向宋家告借。

在他說出緣故後,宋敦沉思不語。

劉有才道:“玉峰莫非捨不得?如果我把它弄髒弄壞了,就一個賠兩個。”

宋敦道:“哪有這樣的道理!只是一件,既然娘娘廟如此靈驗,我也想跟你的船一同前往,只是不知道你幾時前去?”

劉有才道:“即刻便行。”

宋敦道:“布袱布袋,我的老婆另有一副,一共是兩副,儘可分給你一副使用。”

劉有才道:“如此甚好。”

宋敦入內,對妻子說明想要前往郡城燒香的事,劉氏聽說後也非常高興。

宋敦在佛堂掛壁上取下兩副布袱布袋,留下一副自用,將一副借給劉有才。

劉有才道:“我就先去船裡伺候,你可要快點到哦。船在北門大坂橋下,如果你不嫌我怠慢的話,就跟我同吃一些現成的素飯,不用帶米。”宋敦應允。

當下連忙備辦好一些香燭、紙馬、阡張、定段,打疊包裹,穿了一件新做的潔白湖綢道袍,趕到北門上船。趁著順風,不用半日,七十里的路程,輕輕鬆鬆地便到了,舟泊楓橋,當晚無話。有詩為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次日,起了一個大早,在船中洗漱完,吃了一些素食,漱完口,洗了手,一對黃布袱馱了冥錢,黃布袋安插了紙馬、文疏,掛在脖子上,步行到陳州娘娘殿前,天剛剛亮,廟門雖瞭然開,殿門卻還關著。

兩個人繞著兩邊走廊遊玩,觀看了一遍,果然造得齊整。正在讚歎,“呀”的一聲,殿門開了,就有寺廟中管香火的人出來迎接大家進殿。

當時香客們都還沒有到,燭架尚虛,管香火的人放下琉璃燈來,取火點燭,討了一篇祝告上蒼的文章替他倆禱告。

二人焚香禮拜已畢,各自拿出幾十文錢,酬謝了廟祝,化紙出門。劉有才再次邀請宋敦到船裡,宋敦不肯。當下劉有才將布袱、布袋交還給宋敦,各自稱謝道別。

宋小官團圓破氈笠(一)

陳州娘娘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