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菜單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姑丈是我們村裡的首富,有一年姑丈給了爺爺30000元錢過節費,但是姑丈走後,大姑做了一件讓人目瞪口呆的事。

一開始爺爺不想收這麼多錢,推脫半天姑丈硬要給,爺爺只能收下了,然後姑丈坐了一會就走了。姑丈走後,大姑的一句話讓爺爺原先高興的臉色頓時暗淡了下來。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大姑從桌上把那3萬塊錢拿走放進自己隨身攜帶的名牌包裡,並且開口說最近家裡手頭有些緊,這3萬塊錢她先拿走,算是她跟我爺爺借的,而且會給我爺爺算利息的。

這是借嗎?這是直接明目張膽地硬拿走。大姑家裡真的經濟緊張嗎?沒有,因為那天下午大姑去市區給自己買了兩套衣服花了6000元。

大姑有給爺爺利息嗎?沒有,那3萬塊錢也沒給爺爺。這錢就相當於走了我爺爺的名下,然後還沒1分鐘就到我大姑手裡了。至於姑丈會不會知道這件事,我們就不清楚了。

爺爺也沒說啥,畢竟大姑是他自己的女兒。我們也沒說啥,這關我們什麼事,人家可是村裡的首富,有錢人說的話我們哪裡敢說什麼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有錢的城裡親戚,雖然他們也是出生長在農村,但是因為有錢了去城裡買房了,就覺得自己跟鄉下這些親戚是不一樣的。

那麼不一樣在哪些地方呢?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1、寄人籬下,穿堂姐家的舊衣服

大姑他們一家每次來爺爺家裡,我們幾個孩子就得端著碗躲到角落裡吃飯的場景,直到成年後我還記得很清楚。

特別是姑丈,因為很有錢自然不怒自威,當他來到爺爺家裡,我爸媽我叔嬸子們都對他笑臉相迎。平常一年難得見到一次笑容的爺爺也是對姑丈笑臉相迎,親自給他端茶送水。

姑丈人還好,對我們大家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每次來就是坐一下子就走了,大姑不是,大姑來我們家裡,每次都是挑剔半天。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一會說家裡的地板都沒拖乾淨,一會說家裡的洗手間太舊了,一會說鄉下蚊子多,沒什麼好玩的地方。特別是到了晚上,村裡大部分地方都是黑漆漆的,一點娛樂的地方都沒有。

有時候大姑會帶來一些堂姐們不穿的舊衣服,然後扔在地上跟我們說,這些衣服每件都是幾百塊,很貴,現在他們大了穿不了,還很乾淨,讓我們拿起來穿。

那個時候,家裡經濟是比較拮据的,我爸媽都是讓我們穿堂姐們的舊衣服的。我不想穿,想讓爸媽給我買新衣服,爸媽不同意。

穿著別人不要的舊衣服,就像是把人家的施捨穿在身上,那個時候的我心裡是很敏感自卑的。特別是堂姐他們過來有看到我們穿她們不要的衣服,臉上那種高傲和不屑一顧的表情,讓我覺得難受。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可是,小時候的我,有什麼能力反抗呢?所以成年後的我,即使沒有買高檔定製的衣服,只要是用自己賺的錢買的衣服,我覺得穿得都很自在。因為那些衣服是完全屬於我的,是全新的,不是二手的。

2、每次家裡煮的特別多好吃的,我們不能上桌,只能端著碗夾點菜自己到角落裡吃。

大姑他們每次要來家裡的時候,都會提前跟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就會買很多東西,然後叫我媽把自己養的鴨子弄三隻給我大姑。

每次我媽一大早就開始忙活,一隻鴨子燉了給大姑一家中午來吃,兩隻弄好裝好袋子讓大姑一家吃完後再帶到城裡去。

我記得很清楚,那次看著桌上那盆香噴噴的鴨肉時,我忍不住伸過筷子想夾一塊肉時,奶奶拍掉了我的手說,這不是你能吃的,是給你大姑他們吃的。

後來等大姑他們一家吃完走後,那盆鴨肉裡剩下的都是帶很多骨頭的肉,比如說鴨脖子之類的,奶奶就會讓我們吃。看著那些剩下來的菜,我已經沒有什麼胃口也不想吃了。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3。後來我奶奶也開始自己養雞養鴨,而且專門養母雞,因為母雞可以下蛋。每次母雞下的蛋奶奶都收起來,自己不捨得吃,全存在一個大鐵盆裡,鐵盆裡還裝滿了沙子,防止雞蛋被打破。

等到裝滿一大盆雞蛋的時候奶奶就打電話給大姑,讓她來拿雞蛋,順便還會準備好幾隻鴨和雞。每次大姑來拿這些都是高興的,城裡人知道鄉下自己養的雞鴨都是很不錯的。

那麼多年奶奶自己養的雞下的蛋,我們這些孫子孫女從來都沒吃過一個。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4。有次大姑很久沒來爺爺家裡,其實挺好的,因為不用看著大家對他們一副恭敬的樣子。奶奶準備了一桶自己榨的花生油和豬油、100個雞蛋兩隻鴨,叫我和堂姐送過去給大姑。

當我們坐了兩個多小時的汽車才到城裡,又坐了半個小時的公共汽車才到大姑家裡。大姑家裡裝修得很氣派,大姑看到我們帶的東西很高興,中午給我和堂姐煮了兩碗餃子,因為他們中午飯已經吃過了。

吃完餃子後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大姑就叫我們回家了,因為他們家沒有房間了,如果要在她家呆一個晚上的話,我們只能睡地板了。

所以,最後我和堂姐就坐車回家了。等到我們兩個回到鄉下家裡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們肚子很餓,我爸媽我叔叔以為我們會在大姑家過夜呢,所以看到我們餓得說不出話話來,趕緊給我們煮熱騰騰的麵條。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我一邊吃麵一邊想,其實,不管家是豪華的房子,或者是鄉下簡單的房子,只要是自己的就好就有安全感。別人家的房子再好,都不是自己的,沒有溫暖可言。

針對題主的問題,為什麼過節的時候,城裡親戚到鄉下做客,鄉下親戚卻高興不起來呢?我個人認為原因有幾點。

1、愛貪小便宜,還目中無人

有些人去了城裡後就覺得自己和村裡親戚的身份不一樣了,其實沒有什麼不一樣的,都是人,都是平等的。

但是有的人卻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回到村裡也是為了炫耀自己所謂的“身份”。同時,用挑剔的眼光去批評鄉下親戚家的一言一行,以及鄉下的環境如何比不上城裡的環境。

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鄉下村裡原來也是他們生活過的地方。

姑丈給了爺爺30000塊,姑姑卻直接把錢拿走並說是借的,會給利息

2、經濟實力懸殊,城裡人不懂適可而止

比如每次大姑來我家,家裡要買很多貴的東西招待他們,而且每次養的雞鴨自己平常都不捨得吃,他們一來卻要給他們準備好幾隻帶回去,而且是持續供應給他們的。

對家庭經濟不是特別好的人來說,這也是一定的負擔。

如果說來鄉下家裡做客,一家人開開心心和和樂樂的那也是不錯的,但是大姑一家來總是挑剔半分,嫌東嫌西的。搞得大家心裡其實都不高興,人都是有尊嚴的,被自己有錢的親戚這樣對待,誰心裡能痛快呢?

寫在最後:

有句話叫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如果親戚們之間不走動的話,關係慢慢地就會淡了。所以農村有句話叫: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是路人。

那麼應該如何保持一個正確的親戚關係呢?那就是有合理的界限感。

節假日的時候正常走動串門聯絡感情,不對對方的生活加以評論,不做那個讓人嫌棄的“七大姑八大姨”。

比如不跟親戚借錢,開口了就很難收回。人家不想借,你會難受。借給你,親戚會難受萬一你不還?

做個懂禮貌有界限感讓人相處愉快的親戚,才是最好的能夠保持親戚常走動的有效方式。

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