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菜單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乾隆六下江南新評說(三)

▓ 張瀾濤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十一

乾隆皇帝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處,史學家們也是頗有微詞: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附庸風雅,過善表露;排斥異己,常失公允;慎思有欠,時有差錯。

從乾隆六下江南題字來看,由於他慎思的欠缺,隨意而為,時有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差錯笑話的發生,或多或少地地影響到皇上的形象。

金山寺的方丈知道乾隆的書法好,自幼受到父親雍正和指導老師的影響,取法於趙孟、董其昌、王鐸,行筆疾馳有序,暢朗嫻熟,文雅遒勁,加之他自幼生活在圓明園和宮廷書評畫論環境中,受到耳濡目染。即使在他當了皇帝之後,也沒停止對書法藝術孜孜矻矻的研學和追求,其書體貌不亞於唐太宗李世民,梁武帝蕭衍。

因此,金山寺的方丈,利用乾隆前來賞光的機會,請皇上留下墨寶永世留念。

乾隆本就是個善書愛書之人,走到哪兒寫到哪兒,唯書有華,樂此不疲,更何況是方丈求他墨寶,何樂不為。

方丈的書齋裡文房四寶一應俱全,乾隆揮毫即書,寫下“江天一覺”的橫幅,並落款鈐章,請方丈收下,算作自己遊覽金山寺的題匾留存。

眾臣與方丈都發現了乾隆題字的差錯,但沒人敢當面指出皇上的題字錯在何處,跟紀曉嵐在揚州遇到的尷尬相似。方丈遲遲未能從案臺上取拿墨寶,一時間,書齋裡的空氣寂靜得彷彿都快要凝固似的,連乾隆自己亦感覺這味兒有些不對頭,但他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感覺。

為了化解這個尷尬的局面,聰明的紀曉嵐頓時心生一計,他挨近乾隆,撲通一聲雙膝跪地:“萬歲,臣又見,”乾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剛才書寫的“江天一覺”,最後一個字用誤了,“臣又見”(繁體字“覽”字)提醒他應寫“江天一覽”,乾隆自己哈哈大笑,立刻把“江天一覺”的題字,攥在手裡揉成了紙團,重新題寫“江天一覽”,字型流暢遒勁,灑脫俊逸,方丈和眾臣們個個擊掌稱道,異口同聲稱讚皇上這字題的漂亮。乾隆用展露笑意的臉龐,向紀曉嵐投過一束敬意的目光,從此他更加愛戴這個不可多得的文臣,超越了君臣的朋友關係。

1805年,82歲的紀曉嵐,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考慮到紀曉嵐在乾隆朝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嘉慶皇帝御賜碑文,並封紀曉嵐諡號為“文達”,史稱“文達公”。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十二

乾隆在金山寺題字的筆誤,成就了紀曉嵐在關鍵時刻快速應變、救場如救火的超人睿智,因而使乾隆皇帝在跟他之間,把君為臣綱的等級關係悄然有所淡化,破天荒地對一個臣下發自內心的敬意,體現了乾隆虛懷若谷的內涵。

皇上擁有稱心如意的臣下,就如當下的領導遇到德才兼備的部下一樣,工作開展得順順當當,心情自會無比的舒暢,兩好共一好,人世間打著燈籠亦難找。有了紀曉嵐這位能臣,實屬乾隆今生為皇及帝的造化。

白天裡在金山寺化解了尷尬的乾隆,接到和珅的稟報,在京口這幾天的行程裡,他已經按照皇上的佈置,分期分批地將參加南巡的所有的人,哪怕是縴夫,都逐一安排遊覽了京口的名勝古蹟,欣賞了江南第一城的秀麗風光。乾隆在《南巡記》裡這樣說:“但凡南巡之人,每到一地皆有觀光看景的便由,既同出即同享。”

與民同樂,體察民情,是乾隆下江南的一個亮點,也是乾隆區別於史上其他皇帝的突出之點,真可謂明君自有其與眾不同的明處。

這天在御膳房用罷晚餐的乾隆,在跟紀曉嵐、和珅、劉石庵、袁枚等去駐蹕的路上,提起在揚州接納兩淮鹽商贈予的書畫作品,想一軸一軸地展開來欣賞一番,欣賞揚州畫師們繪畫的格調與風采。

兩淮鹽商贈予皇上的書畫作品是交由和珅保管的,這幾個精通書畫的臣下,都是行家裡手,其中的劉石庵還是當朝的著名書法大家,他的書法以隸入書,厚重而又端莊,意趣生動,受到乾隆的好評。

活躍在乾隆年間的揚州畫派的畫家,其實就是後來稱謂的“揚州八怪”,他們的藝術風格具有不雷同於傳統繪畫的創新精神,充滿了張揚的藝術個性,給乾隆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八怪首席畫家金農,似乎每張畫的題款都寫有乾隆年某月某日作的字樣,這更是讓乾隆欣賞地笑逐顏開,他贊金農的梅花圖“枝幹遒勁,朵花如妝,暗香盈袖,美不勝收。”

和珅對李方膺的《雙鱖戲枝圖》評價投其所好,他說:“萬歲,雙鱖戲枝,是在讚我大清江山吉祥如意,大富大貴,先皇康熙、雍正二帝時亦無畫師有如此寵幸之作。”

乾隆聽得和珅之言,不斷點頭稱是,遂將李方膺的《雙鱖遊枝圖》交由紀曉嵐單獨保管,並囑切勿遺失,回京城他要贈予母后,補償她一路跟行的勞累。

時候不早了,天上一輪圓月告訴君臣,現在已是辛未年的二月十五日,自京城出行在外已一個多月了時間了,這南巡還有很的地方要去,於是乾隆提示臣下早點休息,明日遊覽甘露寺,後天繼續啟程南下,經丹陽、常州、無錫。、蘇州、湖州,到錢塘的杭州,起碼需要兩個月的光景。

乾隆心裡一盤算,返回京城已過了端午節。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十三

乾隆在京口幾天裡,根據百姓反映的突出問題,懲處了一些魚肉鄉里的惡霸和侵害百姓利益的官員,為民聲張正義,維護了一方社會治安的穩定,受到百姓們的擁護。

在乾隆看來,江南雖富庶繁華,但存在的問題並不少,跟一些官員的不作為密切相關。這不只是京口一地存在的弊端,其他地方亦是否存在類似的情形呢?乾隆要等待巡視結束才能作出結論。正如他後來在《南巡記》所言:“知縣、知府束手無策,每事若由朕干涉,百姓告發之事由,要到猴年馬月才是個頭,為政不可沉淪,朕要趨邪惡、揚正氣。”

乾隆本想取消甘露寺的遊覽計劃,加快速度南下巡視。紀曉嵐的一個建議讓他改變了原有的安排。

紀曉嵐這樣對乾隆說:“萬歲,甘露寺始建於256年,距今1500年曆史,和金山寺同為三國東吳的遺存,萬歲及臣下等一遊,京口之古老,必會深入於心。”

乾隆對甘露寺不陌生,他想起了劉備在甘露寺招親的典故,感到很搞笑,品頭論足了一番。

往事越千年。乾隆深知赤壁之戰後,劉備借用東吳荊州為防備曹魏之用,遲遲不想歸還。周瑜向孫權獻計,以其妹孫尚香為餌,設下美人計,引誘劉備來京口招親,趁機將劉扣為人質,以討還荊州。

乾隆告訴臣下,諸葛亮可是個精種,故意使壞,將計就計,使孫尚香與劉備聯姻假事成真,東吳吃了諸葛亮的大悶虧,給後人落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笑柄。

乾隆想想這事越發可笑,他笑周瑜計不如人,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那樣的躊躇滿志,不復存在,玩計謀周瑜哪是諸葛亮的對手。

乾隆對劉備的不仗義嗤之以鼻,有借無還非君子,還得到了孫權漂亮的妹妹,真是討到了天大的便宜。

愛好詩詞的乾隆,對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北固山,遙想魏蜀吳三國的崢嶸歲月,即景生情,壯懷激越,留下多少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此時,乾隆想到了辛棄疾的那首《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寫的壯志未酬而又悲憤感慨,乾隆尤其對辛棄疾忠實於國家的仁德之心,給予由衷的讚美。

乾隆對隨從的幾個臣下說:“辛棄疾這詞分上下闕,你們有誰能背給朕聽聽,也算是溫故而知新吧。”

紀曉嵐背誦了上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和珅知道這詞,但一時記不清楚,只能把表現的機會拱手讓給他人。

袁枚背誦了下闕:“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游完甘露寺,臨近申時,乾隆一行看見整座的北固亭沐浴在斜陽的餘輝裡,知是晚靄降臨在即,明天南巡的隊伍就要離開京口,便結束了甘露寺的觀覽。臣下與若干隨從,簇擁著乾隆皇帝回附近不遠處的行宮駐蹕去了。

乾隆南巡的船隊會在距離京口不遠的丹陽停泊嗎?這事連和珅都不知道,因為乾隆還沒作出決定呢 。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十四

乾隆南巡的船隊離開京口西津渡,沿長江順水航行四五十里,拐進江南段京杭運河,很快就能到達古城丹陽。

京口的地方官員和百姓們聞訊,到碼頭為乾隆皇帝一行送別,場面聲勢浩大。對於紀曉嵐來說,這次的京口離別再沒有了揚州的尷尬,因為他從沒跟乾隆說過“京口遍地是才子”的話,心情自然輕鬆了許多,他臉龐的樂意滿滿。

船隊經過一個晝夜的航行,距離丹陽不到十里地的樣子了。到底要不要在此停泊駐蹕呢?乾隆正在思考這個問題,遂命人叫來和珅,商討下這個事情。

精明的和珅拿先皇康熙說事:“啟稟萬歲,先帝康熙六下江南,有3次在此駐蹕,丹陽有練湖、方瀆橋、三義閣,都是名聞遐邇的好風景,先帝很寵幸這個地方。”

乾隆叫和珅莫要再說了,立馬下達御旨:“朕要在丹陽駐蹕,務必做好船隊在此停泊的準備。”

爺爺康熙在此駐蹕過,乾隆早在孩提時就聽他說過,還在這裡寫下過方瀆橋和三義閣的詩詞。丹陽駐不駐蹕的原因,是乾隆考慮遊程的時間問題,因為他要早點兒返回紫禁城,人在外難免會想這想那,哪能百分之百放得下心來。

除了爺爺康熙的原因之外,乾隆自己也有歷史因素的考慮:丹陽是梁武帝蕭衍的故鄉,亦是舞文弄墨之人,早年跟沈約、謝脁等結為“竟陵八友”,通音律、工詩文,書法追隨二王筆格,晚年步入佛門,講經說法,感動上蒼,天花亂墜。在乾隆的心裡,蕭衍算得上才華橫溢的帝王。

乾隆知道丹陽的練湖,成湖於兩晉時期,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郁,可跟揚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杭州的西湖、無錫的太湖媲美,如同上天鑲嵌在江南大地上的一顆顆璀璨明珠,把這片土地裝扮的分外美麗妖嬈。

乾隆在此駐蹕二日,此後每次南巡都在丹陽駐蹕,一回沒落空過。可見他對江南的這片熱土,充滿了摯愛深情。

乾隆金山寺錯題“江天一覺”,紀曉嵐一跪化解尷尬:萬歲,臣又見

乾隆在丹陽駐蹕於練湖三義閣,初駐的當晚他就感覺到行宮之外,波光瀲灩,清風徐徐,月色朗潔,怡情悅緒,於是詩興大發,欣然寫下《練湖》二首,其中的第一首是這樣寫的:曲阿後湖古所聞,波光如練漪,中郎品鑑得神韻,光祿慧藻多清芬。

乾隆讚美了練湖的悠久歷史,以及湖面上秀麗風光,陶醉於江南水鄉春色愉悅閒適的心情,並借用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中的典故,遙想謝中郎、顏光祿當年陪同宋文帝劉義隆,遊覽練湖的快樂情景,側面抒寫了練湖碧波千頃,洗淨鉛華的景象。

乾隆皇帝寓古喻今,希望大清江山社稷要有謝、顏這樣人才多好,治理社會,造福一方,流露了乾隆愛惜人才的願望。

乾隆是一代有遠見皇帝,早在他的盛世之時,就意識到大清人才的危機,從他的兒子嘉慶皇帝到清朝的覆滅,缺乏的就是治理國家傑出的英才,後續的事實證明,他的預想是英明的、睿智的、具有遠見卓識的。

乾隆六下江南,為丹陽的練湖共寫了詩作17首,創造了他巡視江南一地多詩的記錄,且首首有感而發,寓意深刻,令人深思。

丹陽練湖之美,就是乾隆心裡燁燁生輝的江南明珠,是他歷次江南之行側重描繪的精彩篇章!

(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