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菜單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什麼是「中國」?這個概念太過於宏大,難以從整體上去把握。但如果我們把「中國」拆解成成千上萬個地名——從省到市到縣到鄉鎮,透過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地名,去探知這個地方獨有的文化,這其實就是了解中國歷史和中國人精神密碼的最好方法。

本著「從地名看文化,從文化看中國」的思路,國家級文化綜藝《中國地名大會》問世了。中國遼闊疆域下的歷史文脈與現實樣貌,都在這檔節目中一覽無餘。

很多人看過2019年播出的第一季,它的流程是圍繞地名知識展開問答競賽。在康震、葛劍雄等嘉賓的專業知識壓陣下,節目既富競技快感,又不乏遊戲體驗,而且看完特別長知識。

今年初開播的第二季延續了上一季的好口碑,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5分。最新的第10集,更是達到了節目開播以來的一個高潮。

在這一集中,臺下五十位方陣選手對五人組成的「守擂團」進行挑戰,除了既有的比拼模式之外,更增加了基於5G技術體驗的「千億畫素題」與結合傳統中國文字體系的「地名飛花令」等環節。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這一「今」一「古」的兼收幷蓄,打通曆史和當下,正是本季節目最大的特點。在傳統問答環節中,節目新增「地方展演題」環節,結合了頗具地方特色的現場表演,在選手完成做題挑戰的同時,直接進入了包括黎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南島紅色文化等建立在舞臺假定性基礎上的地方場景。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而這一過程中脫穎而出的挑戰者,在面對「守擂團」對手時,更得以透過全面屏投影展示的千億畫素地方景觀,全身心沉入到對他們面對題目所提出的地方的具象感知中。

「千億畫素看中國」比賽中甚至出現結合了5G技術的VR定位環節,以最極致的視聽效果完成對地方發展現狀的體認,也是在做題之外,節目帶給選手與觀眾的另一種直擊靈魂深處的體驗。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細節,是節目給包括主持人在內的所有參與者,都在名字前面加上了老家的地名,比如「阿拉善魯健」「雞西初禮陽」等,很有一股古人之風。這樣不僅將「地名」這個最核心的元素反覆呈現給觀眾,亦昭示出無論天南海北,中國人對家鄉的初心不變。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除了快節奏的「打擂臺」,我還特別喜歡「地名故事匯」的環節。讓專家或來自各地的講述人娓娓道來各地的獨有文脈,或者在帶有某一特定字的地方名稱快答裡,讓觀眾迅速對一個地方產生概念性的印象。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文脈總是由人來傳承的,這集節目中出現的一位特邀出題達人就非常有代表意味,這位想「探尋地圖上每一處山河」並身體力行去實現的武漢姑娘熊曉曉,透過影片+口述方式帶引大家去到雲南普者黑、湖北襄陽及青海門源等地,在出題的過程裡更講述出她作為一位當代的「遊子」與男友自駕巡行祖國各地,更在喜馬拉雅山下拍婚紗照的執著與浪漫。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熊曉曉的故事所呈現的已經不止是地理、物理與視聽感知意義上的中華錦繡,而是中國青年足下萬里的壯行風骨。

如果你是中國地理達人,不能錯過這檔綜藝

本集最後一個環節「地名天梯」將緊張的競爭推向高潮。兩位選手面對主持人與大螢幕上不斷出現的富有地域特色的描述與物品,要準確說出其所在的省份,難度極大。

而節目的視覺呈現形式,更是將整個比拼所考驗的選手快速反應能力和持久耐力,非常具象化地表現出來。

本季節目看到這集為止,我有一個突出的感受是,較量最後的優勝者,絕非死記硬背知識點的書呆子,他必須對中華大地的歷史、民族、文化、物產擁有融會貫通的系統瞭解,能夠舉一反三,甚至最好能有行萬里路的切身認知,才有可能一路過關斬將。

這也正是《中國地名大會》所追求的宗旨和精神,它鼓勵我們將對祖國的熱愛,體現為對每一寸山河田野,和每一處人情風物的認識和觸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