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王蘭芳:深愛這土地

菜單

王蘭芳:深愛這土地

深愛這土地

文/王蘭芳

王蘭芳:深愛這土地

立秋那天,恰逢秋雨綿綿。連續的暑天高溫,迅速降了下來。空氣裡傳來秋的味道, 空氣裡泥土的溼氣,玉米稻粱成熟的味道。歲月不饒人,節令也不饒過莊稼。

二姨又給我捎了玉米和西紅柿,棕紅玉米鬚就像成熟男人的白鬍須,昭示著成熟氣質。汁兒多香甜的西紅柿裡,有著陽光曬過自然天成的香味。朋友也把別人送她的西紅柿分給我一部分。這個季節,正是這種蔬食成熟的季節, 禮尚往來裡傳達著親情和友情。自家種的,不僅是一種安心,還有這泥土般純樸厚道的情感的溫暖。

早市上,一位賣菜大媽真心為我選了很嫩的水蘿蔔,那位年逾古稀的大爺買自己種的豆角,秤高秤低不那麼斤斤計較,樂呵呵地多給了我一把意。他不無欣慰地說, 兒子媳婦不讓他種,也不讓他出來賣,可他閒不住,覺得閒著發慌,手裡拿起農具乾點活兒, 心裡才踏實。我們每個人,對長久從事的工作都會有一種技能的熟練和精神依戀,有時也會有職業倦怠。只有農人, 在與土地的交往裡,雖年復一年,但他們沒有倦怠,種了一輩子地,只要身體不倒,就願意拿起他熟悉的鋤頭,在土地的滋養裡,在天地人的交融中,讓自己心靈有所安放,淡然也安然。談起農民,總會想起那一輩子與土地為伍且深沉熱愛土地的姥爺。從精神感受而言, 在我看來,沒有哪種職業如農民那般有寬廣壯闊:天地人的合一。

小時候, 努力學習, 就是想擺脫土地:不用再去地裡去給玉米施肥,那划著臉的玉米葉子 那蒸籠一般的玉米地,一嗆著頭暈的化肥……後來 真的是離開那片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柏油路,水泥路,鋪著瓷磚的樓房,我們逐漸隔絕了與土地的聯絡。乾淨,便捷,舒適 ,房子越變越大,裝修越來越雅,我們也變得越來越世俗且浮躁。我們會責罵弄了一身泥土的孩子;會為了衣服鞋子上沾點泥巴而不快,會為被蟲子咬過的菜葉而棄選。

王蘭芳:深愛這土地

那天晨練,宿雨後清晨格外舒適,寬闊的林蔭大道,路旁鳥語花香,我在寬闊的輔路上跑步,說不出的舒暢。曲徑通幽的一條小路, 發現一座平闊的土丘,我腳一踩上的瞬間,心融化了:那是一種腳丫子找到家的感覺,舒適而放鬆,那鬆軟的泥土如同棉花,不對,比棉花更有靈氣,因為踩在上面,腳丫子能感覺到來自土地的按摩和保護,足弓一下子舒服得想歌唱。原來每天走的柏油路,我的腳丫子是在委屈強撐著啊。我的腦海裡迅速閃過兒時的畫面:姥爺光著腳丫子鋤地,沾著泥土的腳丫子一步一個腳印得踩在壟田裡,已泛溼白色二股筋背心,發黃的草帽,弓著的脊背,廣袤的藍天,開闊的綠野,還有鋤禾不停歇的姥爺……離開土地的我,現在想起這些畫面總是覺得很美好,也非常懷念老農民—姥爺。

原來我是有鄉土情結的:我喜歡花草,喜歡野外,喜歡田園風景,對種菜大爺大媽的理解和親近感。我明白了為什麼樓房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浮躁?明白了為什麼對二姨越來越牽掛?為什麼陶淵明和蘇軾可以與農民相交甚好?原來,我是深愛著土地的。

在行走的歲月裡,我也漸漸明白:為什麼我們花上百萬甚至千萬買一份空中樓閣, 心裡依然不踏實?為什麼遠行的遊子要帶一捧家鄉得到泥土?為什麼無論古今買房置地依然是人們最愛做的事情?因為土地, 能給人巨大安全感。腳踏實地,才能仰望星空。我們只有立在土地上,才有自信和底氣仰望星空。而無論古今,土地給了我們這樣的底氣和自信。土地,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根,我們是農耕民族的後代,自然離不開生養我們的土地。忽然想起艾青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著土地愛得深沉……

今年,炎炎夏日,機緣巧合,住了一個月平房,由於接地氣,平房涼快多了。我感覺回到了從前的日子,一院,一家,一狗,一花一草一菜,甚好!站在地上,心平靜多了 也踏實多了。

王蘭芳:深愛這土地

二姨昨天又捎來了西紅柿,那帶著根蒂的西紅柿鮮亮豔麗,還帶著晨露,像出浴後帶著笑靨的姑娘,想起二姨的種滿各種蔬菜有棗樹和李子樹的乾淨整潔的小院。今日處暑,天高雲淡,天氣陡然轉涼,空氣裡有了一絲深秋的味道。記憶裡,母親他們那代人對節氣的變化是非常敏感的,因為他們的生活和勞作是跟節氣息息相關。順應自然,一切才會和諧美好!這是幾千年前的老子告訴我們的。

豔陽高照, 金黃的麥浪,燦爛的向日葵花,彎了腰的穀穗,這金秋時節,成熟的不僅僅只有莊稼,忽然想起了袁隆平院士稻田裡的身影……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雪絨花原創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