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世人皆困於心

菜單

世人皆困於心

世人皆困於心

世人所追求的一切,都困頓於內心。無論焦慮,困惑,甚至於物質一切都困於心。思緒過於繁雜活躍,是以內心難以安寧。

所有一切皆起於心,雖知行合一之人少之又少。這種說法只因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都難以做到知行合一。

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言不由衷,有人會反省改正,有人屢教不改。人與人之間差距盡顯於此。

世人皆困於心

不求人人如聖賢之心,泰山崩於頂而面不改色。但也不必杞人憂天,自我恐嚇。

人們常常如此,不專心於把手上的工作和事情做好。而思緒萬千,飄忽萬里。

不同的人,所形成的思緒肯定不同,也沒有人完全的可以不惑於心。這個世界雖然美好,但這些美好都深埋著。可遠觀可深倔,但最恐在這之間,中心之處最為可怖。

世人皆困於心

若停於表面,亦可以無限美好,此百姓之境。訴求低,若訊息閉塞,滿足身體健康,衣食無憂。其幸也!

若深倔當,就堅定不移直至最深。若心不堅就無法直至最深。停於表與最深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實則區別甚遠。

世人皆困於心

不困於心,浮於表,避世之人還好。若踏入紅塵,心中就容易染上其他陋習。其心受然,則難靜。此心困也。

深倔者,深知時間一切誘惑。心神已經洗滌,從而纖塵不染。此非從不染纖塵,可身經此過。心大而不染。

世人皆困於心,此為常態。

世人皆困於心

《傳習錄》中有一節:“除了人情事變,就沒有別的事了。喜怒哀樂,難道不是人情嗎?從視、聽、言、動至富貴、貧賤、患難、生死,都是事變。”

《傳習錄》中這一則,向世人告知,世間一切離不開人情事變。在現代個體心理學之父的典籍中,也看到過這樣的言論。人之幸福與煩惱皆人際關係。

所以困於心,是常態。而這一切都因世人皆想幸福快樂。想要做到這一切,難!非不可,常因心中所求,所以難!

世人皆困於心

然,人生在世幾人不求?求多少矣?不困於心,少求即可。

此困於心之本。求勝,求名,求利,求不朽……一應不足。

求甚皆可。但要能做到心無旁騖,且遵循良知。良知此事應該時刻躬行。我想這對於普通人來說,是為這個世界能做的最大的貢獻。貢獻這一份美好,我想困於心的人應該就會越來越少了吧。

世人皆困於心

人之鬱結,都起於心。而且身體的病症,很多都和心靈有關,這在中醫文化中非常的常見。但這並不是說只有中醫文化才如此認為。

在我所閱典籍之中,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研究也曾說。真正的源於身體的疾病只是少數,更多的都來自於我們的心靈/精神。是人們的意志想讓自己透過生病獲得更多的精神上的滿足。這是人們的一種手段。當然,幾乎沒有人會承認的,但是當你放棄所有的偏見去看待這一點的話。也許你也不得不承認其有理。

世人皆困於心

所以,說人皆困於心,並非一個胡編亂造的詞和隨意討論。無數的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中華民族傳承的典籍中的很多思想可能在今天並不特別適合。但是自省,對自己進行了解體察,還是每個人都可以進行的獨一無二的方式。

曾對人說,如果你能把自己研究透了。比較客觀地把自己研究透了,很多理就透了。

世人皆困於心

至少在人情世故,思想行為這一類事情上不存在那麼多的事了。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常聽到這一句話吧“難道我自己還能不瞭解自己嗎”。可是今天真的很想問一問:“你真的瞭解自己嗎?”

世人皆困於心

困於心,還有一點就是不真正地瞭解自己。因為人們都不願自承其短。好勝,好名無人不與也。

所以,想要不困於心就需要放棄這些執著。坦然地接受一切到來和失去。努力做該做的一切就可以。

此語極簡,行動極難。願您不困於心,安之泰然。

世人皆困於心

大家好!我是【

愛思考的月影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

點贊

】【

關注

】。我會努力改進我的文章,也希望得到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