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菜單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跟其他感情相比,親情帶給人更多的是一份安全感。表現上可能不明顯,但卻能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那份不一般的感覺。對於很多人而言,親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情感。不管是父愛還是母愛,在一個人小的時候,一般都能體驗到那份感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親情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但那份自然而然的羈絆卻是很難撇得清的。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過得幸福美滿,一些人的家中可能有殘障人士,家庭其他成員常年需要照顧殘障人士,生活上多有不便。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遭遇那種狀況,只顧自己利益的人會選擇逃避,而懂得感恩守護親情的人,會選擇面對所遭遇的境況,承擔起那份責任。水均益就是那樣一個甘願照顧智殘未婚哥哥的人,帶著智殘未婚哥哥一起生活,水均益承擔了原本不屬於他的那份責任。

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再深,也有一定的限度,能夠為了親情犧牲自己利益甘願被拖累的人,確實也不多。水均益之所以願意一直帶著智殘未婚哥哥生活,既有他在父親臨終前答應照顧哥哥的緣故,也有感恩的原因。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水均益出生於1963年,他的家庭還是一個書香世家,爺爺曾是甘肅教育廳廳長,父親是大學外語系教授,母親在郵局工作。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接受了好的教育,他是家裡年紀最小的孩子,在生活上自然成了最受照顧的一個。

他小時候正值國內動盪的年代,在波及全國的特殊時期中,父親因為教授俄語被認定為“守四舊”的封建餘孽,成了動盪中的受害者。那時他的大哥水恆進只有八九歲,每天見到有人上門打砸鬧事,整天處於恐懼中,久而久之精神方面就出了問題。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十六歲的時候,水恆進去了農村插隊,他曾經因為受到驚嚇,智力上更加遲鈍。在農村的時期,他患上了癲癇病。特殊時期結束後,水恆進因為疾病沒法單獨生活,只能跟隨父母生活,生活上需要人照顧,一直沒有婚配。

水均益將大哥的狀況看在眼裡,但他沒有因此覺得大哥是一個拖累。想到兒時受到家中兄姐的額外照顧,在那個飢餓的年代,大家都只有窩窩頭吃,然而生活再艱難,家長和兄姐總是給他加一勺稀釋的白糖。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在一般人看來,一勺白糖不算什麼奢侈的待遇,但在水均益看來,那代表了家長和兄姐對他的關愛,是親情的體現。而他承擔起照顧智殘哥哥的責任,也有作為回報的原因。

在其父親因心肌梗塞離世後,水均益遵照父親的囑託,承擔起了照顧大哥和母親的責任。大哥患有癲癇病,治療需要不少費用,水均益雖然是央視著名主持人,但實際收入卻沒有外人想象中那麼高。

他的收入近七成是在舞臺上憑藉突出表現獲得的特殊獎勵,如果只看其正常工資,年薪還不到七萬元。如果他不用負擔起大哥的生活起居和醫療費用,那麼憑藉在央視工作的收入,確實能過一份體面的生活。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但他並沒有因大哥拖累而抱怨,反而將其視作自己的責任。他的婚姻也因為他帶著大哥生活的緣故經歷曲折,他的首任妻子沒法忍受,最後選擇帶著孩子離開了。後來他娶了央視記者楊迪,楊迪得知水均益的家庭情況,還是選擇跟他在一起,照料他的母親和哥哥。

在生活中,夫妻二人說話都有所注意,生怕讓大哥和母親感覺難堪。水均益就那樣悉心照料了他母親和大哥多年,他大哥水恆進如今已有72歲,之後的生活仍將由水均益負擔。

水均益沒法改變他的家庭遭遇的狀況,他大哥面臨那樣的人生,很大程度上是動盪時代造成的。如果他只為自己考慮,可以選擇棄他大哥於不顧。畢竟兄弟之間感情再深,也沒有贍養一生的義務。

他照顧智殘大哥幾十年,只因在他小時候,大哥總是給他加一勺白糖

然而水均益懂得感恩,小時候受到大哥的照顧,長大了照顧大哥,在他看來既是一種回報,也是一種禮德。他在一個書香世家長大,對於禮德感悟更深。

一般人沒法做到水均益那樣,但他的做法所傳達的精神卻值得傳播,他讓人們看到了親情的生動體現。他主動承擔起責任,正是親情在其中發揮了主要作用。懂得感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即使不是強制性的,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