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心理學:對於親密關係,渴望又害怕

菜單

心理學:對於親密關係,渴望又害怕

渴望一段親密關係,卻害怕其帶來的影響和弊端以至於進行迴避。

喜歡一個人,在對方靠近的時候又焦慮矛盾的逃避。

放棄吧,又很糾結。我覺得自己是個小丑。

這是一位網友的提問。這個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對親密關係的恐懼,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想要建立親密關係的渴求是共存的。

心理學:對於親密關係,渴望又害怕

有的人可能沒有或者是有很少的親密關係,對個體不構成困擾,自己覺得很好,那不構成恐懼,是另外的一件事了。

按照心理動力學的理論,人們會根據早期的客體關係體驗,來尋找現實生活符合的人和事。人們的親密關係型別很可能與早期的依戀關係模式有關。

依戀關係的模式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安全型依戀。

在安全型依戀關係中的嬰兒是快樂和自信的,母親會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關注、負責,母親就是嬰兒的安全基地。

母親在場使嬰兒感到足夠的安全,在陌生的環境中能夠積極地探索和操作,對母親的離去沒有強烈的不安全感。

第二種是迴避型依戀。

對於母親的在場和離開,都表現得無所謂,離開不會明顯的焦慮,返回也不會主動尋求接觸。

自己玩自己的,實際上這種兒童與母親之間並沒有形成特別親密的感情聯結。

第三種是反抗性依戀。

這類嬰兒缺乏安全感,時刻警惕母親離開,極度反抗。

即尋求與母親的接觸,又反抗母親的安撫,表現出矛盾的態度。也叫焦慮矛盾型依戀

依戀關係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還有一種屬於

混合型的依戀。

根據上面的理論和題主的描述,題主可能是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之間的依戀關係。

“渴望一段親密關係,卻害怕其帶來的影響和弊端以至於進行迴避。”這句話是典型的的自我防禦,透過“合理化”來避免自己陷入不確定,可能造成傷害的親密關係中。

“我喜歡一個人,有性衝動那種,但是和她打交道時會焦慮害怕,兩人獨處時會感到窒息,她的主動我一躲再躲”,這句話是典型的對親密關係的渴望,不但單純的男人對女人的性衝動。如果僅僅是性衝動,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男人表現出來的不會是窒息和躲閃,而是隱秘的興奮。

“想著放棄這段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卻無法自拔,怎麼辦?”說明題主的焦慮和矛盾的心態,在進一步和保持原地的邊緣搖擺不定,進一步害怕自己無法接受的後果,保持原地又有點不甘心,但自己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承擔來推進關係的發展。

“小丑竟是我自己”,我認為這句話隱喻了題主外在的表現與內心的渴求的撕裂,這大概是題主如今最關鍵的心理情緒了。表面的歡笑,與背後的孤獨,這樣的撕裂長此以往很容易影響心理的健康,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心理學:對於親密關係,渴望又害怕

如何克服親密關係恐懼的一點小建議:

在人際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最大的可能是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遇過自己的親人的拒絕,沒有形成安全型的依戀。在潛意識中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為了不在親密關係中被拒絕,可能會採取拒絕或者疏離可能過於親密的關係。

但作為一個成年人,即使早期沒有建立起安全的親密關係模式,在成年後可以順利的發展出健康的親密關係。在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看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創傷,創傷是個體的選擇。個體完全可以在恰當的自我干預或者在他人干預的幫助下,實現個體的成長和發展。

第一, 對早期的創傷進行探索和認知。

很多時候,親密關係恐懼者可能自己也無法把對親密關係的恐懼和早期的創傷聯絡起來。

可以尋求心理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瞭解自己行為模式背後的原因,識別出早期的壓抑的情緒,接受自己的舊創傷,實現自我的成長。

第二, 把注意力放在構建親密關係的過程中,而不是被關注放在親密關係可能會失敗的不確定性上

對於親密關係恐懼的人,在舊有的認知模式中,建立親密關係和失敗之間是有聯絡的。

心理學:對於親密關係,渴望又害怕

但是顯然,這樣的聯絡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可以透過認知療法,糾正和重塑關於親密關係的認知,讓其可以學會信任,並能夠接受“我是可以獲得親密關係的,我是能力也有資格獲得親密關係的。”

在《親密關係》一書中,作者寫道“尋找真摯永恆的關係,其實就是尋找自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那個足夠安全的自我,找到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樑。

我是經常又佛又喪,偶爾積極上進的心理諮詢師,世界和我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