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菜單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皇甫冉的詩多寫離亂漂泊、宦遊隱逸、山水風光。詩風清新飄逸,多有漂泊之感。

他寫巫山峽:“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文詞清麗,意境明朗,渾然天成,音韻流暢。

他寫義興的山山水水“驚湍流不極,夜渡識雲岑。長帶溪沙淺,時因山雨深。”清新明快,自然傳神。

今日分享兩首詩,一首歲月靜好,再起波瀾;出世入世,都是人生。一首世道難虞,漂泊離愁,知音難見,世事兩茫茫。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①《秋日東郊作》

閒看秋水心無事,臥對寒鬆手自栽。廬嶽高僧留偈別,茅山道士寄書來。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淺薄將何稱獻納,臨岐終日自遲迴。

賞析:秋光清淺,秋明空曠,青松翠柏,秋水宜水。作者悠居東林閒看秋水,臥對青松,怡然自得。那片翠柏還是當年自己親手栽種的。

閒看秋水心無事;靜聽天和興自濃。

山水幽靜,僻處一隅,作者並不寂寞,有匡廬高僧來訪,也有茅山道士鴻雁傳書。書信繁忙,為何事呢?

頸聯扣住一“秋”字,粱燕知秋,已於秋社前後南去,菊花也在重陽雨中開。東林的秋日靜美而安閒。作者的心中自否也如這秋水秋風靜謐?

但愧我才能淺薄,無所獻納,是以臨歧而終日遲迴耳。

皇甫冉作此詩,即將承詔將出。想必心中自有一番波瀾。首言秋水寒松皆作者身心所託,今將舍之而去。所以廬嶽高僧留偈送別,茅山道士寄書遠來。非不知出不如處也,然即秋郊之景觀之,“燕知社日辭巢去”,如若不應,則宜如燕之離去;如若應承,“菊為重陽冒雨開”,則宜如菊之疾開。菊遇重陽則冒雨而開,似乎物亦知時矣。

雖為休沐詩,前六句寫景,自帶煙霞氣味,尤以“菊為重陽冒雨開”為佳句。

萬物一齊,何謂長短;花開花落,自有因緣;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出世入世,都是人生

②《使往壽州淮路寄劉長卿》

榛草荒涼村落空,驅馳卒歲亦何功。蒹葭曙色蒼蒼遠,蟋蟀秋聲處處同。

鄉路遙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雲東。日夕煙霜那可道,壽陽西去水無窮。

賞析:昔日的小村莊,人煙寥落,雜草叢生。“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一年到頭奔波有什麼成績呢。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早上的曙光照耀著大地,蒼茫茫一片。“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夜幕降臨,秋蟲呢喃,這叫聲處處聽起來都一樣。

家鄉迢迢,在遙遠的淮海邊;雲天茫茫,山高水長,我那些老朋友啊難得一見。每天迎著晚霞,露水打溼了衣衫,其中的艱辛不足為道,一路向西水天看不到盡頭。

此詩前四句寫使往壽州。一路所見,村落盡空,勾當何事?慷慨激切,吐此痛言,非為表功,意欲當朝得知百姓痛苦,一路早發夜宿,不敢憚瘁。

後四句寫寄好友劉長卿,日望侵煙,夕望侵霜,只想一步踏到好友身邊。只是你們在東,我去西,水天茫茫,如何才能相見?

作者簡介:皇甫冉,字茂政。唐朝時期大臣,大曆十才子之一,晉代高士皇甫謐之後。聰穎好學,十歲屬文,深受張九齡器重。天寶十五年,狀元及第,授無錫縣尉。大曆初年,進入河南尹王縉幕府,歷任左拾遺、右補闕。約大曆六年去世,時年五十四歲。工於詩。

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出世入世,都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