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家庭教育中手機與網路的“原罪”

菜單

家庭教育中手機與網路的“原罪”

手機、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出行、購物、娛樂、學習等等。同時也帶來了另外一種依賴症:它可以替代三餐、學業、愛人、父母甚至是生命!很多次有高中家長跟我哭訴:孩子沉迷手機電腦遊戲不可自拔,甚至和家長反目成仇,走上不歸路的時而有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每一個孩子要養成一個習慣,不論好還是壞,都必須要經歷一個比較長時間的刺激和積累期。而且一定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被家長長期忽視,或者得到了家長的默許甚至是鼓勵。所以當孩子出現迷戀網路不可自拔的情況,我們家長最應該反思自己。因為手機對於一些年輕的家長可能在很多時候竟然成為哄娃利器。下面我們先看一個真實的例子:

家庭教育中手機與網路的“原罪”

去年國慶小長假,親戚一行五人從上海來玩兒。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領著一個五歲的男孩,剛開始並沒有覺得這個孩子有什麼不同,不吵不鬧還覺得很乖的樣子。誰知不到半小時就開始各種踹、踢、哼唧,但就是不說話,他媽媽非常自然地從包裡拿出ipad遞給孩子,孩子面無表情地接過來扭身就鑽進另外一個房間靜悄悄的玩兒去了。這時候我才驀然明白,這個孩子一直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笑過一次,就連進門也沒有喊人,這簡直太可怕了!

家庭教育中手機與網路的“原罪”

原來這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奶水不多,孩子吃不飽就愛哭,一哭就會發展成疝氣。後來發現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玩遊戲,於是自然而然ipad就成為孩子的另一片天空。家長呢,只要孩子不哭怎麼都行。 相信看到這裡,很多的家長已經在唏噓了:這孩子不是已經沒有希望了嗎?還能正常學習嗎?的確,我仔細觀察了那孩子一天,總共說的話沒有十個字,而且一直都是面無表情,兩眼無神,看著都有些嚇人。而父母和爺爺奶奶和孩子說話大多也是自說自話。吃飯的時候也是奶奶給孩子佈菜,孩子只對肉感興趣,於是他的盤子裡全部都是雞腿、紅燒肉、鴨子。

世間萬事有因果,要分析這個情況的起因我們不妨從下幾個問題談起:

1、當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你有沒有耐心去和他交流?還是粗暴打斷?即使是他那聽不懂的嬰語。孩子在能夠認清媽媽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最簡單初級的交流,他的哭、笑、揮揮手、蹬蹬腿,都是表達他的內心感受的途徑。

2、孩子四五歲的時候,腦子裡會產生千奇百怪的問題,比如: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為什麼喊媽媽叫“媽媽”?為什麼老虎要吃肉而小兔子要吃草?當他給你提問的時候,你是不是不耐煩地打斷他:“去,找你媽(你爸)去,我這兒忙著呢!

3、當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老師叫家長的時候,你是不是怒不可遏的陰著臉先是劈頭蓋臉一頓訓斥?從來也不會先聽聽孩子怎麼說?

4、當孩子學習遇到困境無法進步而選擇頹廢的時候,你是不是隻看到他的不學習不上進天天玩遊戲聊天?

你有沒有想過你工作一天很辛苦壓力大,他也是坐了一天,學習跟不上已經非常痛苦了,內心的焦急和不進則退那等你壓力讓他對卷子和作業產生了無比的恐懼和厭煩。他表現出來的消極就是無處躲藏的逃避。其實他渴望的是父母真正地理解他,能夠多聽他的內心掙扎和無助,給他實質性的幫助。當然,前面1-3點都沒有做到的家庭也不可能做到一下子讓孩子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當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成功扮演孩子的知心朋友,沒有真正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自然隨著孩子長大,在他的內心已經把本應該是最懂他的父母剔除在可以信賴的朋友之外了!

家庭教育中手機與網路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