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菜單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由一首小詩《鋤禾》引發的思考

作者:葉曉霏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如果朗誦一首古詩,你最先會想到哪首?我首先想到的是《鋤禾》,隨口而出。相信會有很多人都會想起這首詩,在小學的時候就學了。還記得當時老師講解這首詩的時候,那種語調和表情,告訴我們餐桌上的這些飯菜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原詩出自唐代詩人李紳創作的《憫農二首》其中的一首。原詩如下:

《憫農二首》丨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兩首五言古詩於公元799年(唐德宗貞元十五年)李紳所作,均是描寫大眾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不惜辛苦勞作換取生存的真實生活寫照。題為“憫”農,表達出詩人是懷著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寫下來的。

第一首描繪了春種秋收、碩果累累的景象,雖然農民種植了大片的土地,沒有一塊是荒蕪的,但辛勤勞動的農民依然有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第二首描繪了農民在烈日當空在田裡勞作的景象,表現了農民的辛苦。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一米一面都是凝聚了農民的辛勤汗水呢?

全詩沒有晦澀之處,一讀便懂。同唐代很多名篇比起來,也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是卻流傳極廣,家喻戶曉,婦幼皆知,一直到今天,咿呀學語的幼兒都會吟誦,甚至會作為家訓,在這句詩的點撥下成長,如果朗誦古詩,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這首。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古至今,這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詩句,對於它的深遠意義真的沉思並履行過嗎?

“盤中餐”,這麼熟悉的內容,天天吃、頓頓吃,可是每一頓你都想到了辛苦耕田的農民嗎,想到每一粒米是如何下種發芽、鋤草灌溉、顆粒歸倉、推碾成面、如何到達我們手中,成為我們每日填飢果腹的必備之物嗎?

在古代,“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碩果累累的糧食都去了哪裡?或許“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能夠詮釋為何有那麼多的社會底層的人被餓死吧。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麼在今天,不存在剝削階級的社會主義國家,自食其力、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制度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餐桌上的飯菜越來越豐盛,我們還會不會想起“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呢?

小孩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很多家長都是直接扔掉,那麼在小孩子弄撒之前,有沒有告訴他要小心一些,弄撒了就不能吃了,不能浪費糧食呢?

有的孩子不愛吃的零食就是隨手扔進垃圾桶,我們由沒有及時的提醒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不愛吃的東西可以放在桌上,或許爸爸愛吃、媽媽愛吃呢?你可以告訴他,還有很多山區的小朋友根本就吃不上零食,甚至連溫飽都解決不了。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有的家庭不吃剩飯,不論是煎炒烹炸、米麵湯粥,只吃一頓,剩下的全部倒掉。有的老人看著心疼就會說上一句兩句,但是兒子、兒媳婦不以為然,甚至會數落幾句。老人憋在心中的不捨也只能感慨一聲,隨之任之了。

有的年輕人出去吃飯,點一桌子飯菜,吃不了多少就離開了,剩下的飯菜有沒有人打包,會不會因為某人打包了而被同行的人笑話?難道“汗滴禾下土”真的與自己毫無關係嗎?

遇上婚喪嫁娶的大事,有的癟著肚子大操大辦,弄多少個菜、辦多少桌,講排場、擺闊氣、搞攀比,絕不能讓親戚朋友笑話,結果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剩得缽滿盆滿,人去席空,不得不倒掉。這是何必呢?中華民族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都忘記了嗎?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我認識一位老大姐,特別的簡樸,剩飯剩菜從來捨不得倒,別人不吃她自己吃,甚至焯青菜的水她都要留下來,不能浪費了青菜的維生素。這招惹了很多人的笑話。她卻不以為然,用她的話說:“吃飯不就是為的身體健康嗎,我50多歲了,從來不生病,說明我吃的東西沒毒呀。”緊接著她又補上一句:不能浪費糧食,那是犯罪。

沒有糧食,何以生存。重視土地、珍惜糧食是生活重中之重。

沒有糧食,何以生存?不要讓“鋤禾日當午……粒粒皆辛苦”這首小詩成為我們嘴上的順口溜,更不要讓最熟悉的事情成為我們的罪過,一定要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切實行動的執行起來,為孩子道明實質、加以深化、代代相傳,因為這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每一個人都要靠土地上收穫的五穀雜糧來養活身體,每一粒糧食都像母親的乳汁一樣珍貴!

由一首小詩引發的思考丨從古至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圖片均來自網路

在現今社會的生活觀念與生存狀態下,你覺得糧食問題是問題嗎?你又是如何教導孩子的?你覺得剩飯剩菜可以再次食用嗎?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葉曉霏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