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菜單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董卓霸京師時,手握強大的軍事力量,身旁又黨羽成簇,加之董卓本人兇殘毒辣、武力過人,如果貿然出手,勢必以卵擊石,自取敗亡,如伍孚等人。因此,誅殺董卓一事必須準備周全,而在準備之時,得到董卓的信任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王允就如同當年勾踐一樣,隱忍了一年之多,最終順利誅殺了董卓,為漢室除了一大禍患。

王允,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王允出身官宦世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之後。王允此人資質聰穎,深受長輩們的賞識,被東漢著名學者郭泰誇他說是“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後漢書王允傳》)。名門之後,教養自然非凡,在家族的薰陶下,王允自小便意氣非凡,立志長大後定要為國立功,因此自小便注重培養自己的能力。他飽讀詩書、泛悅經傳,非但習文,還堅持練武強身,因此王允也是個精通文韜武略的全才。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王允有能力,有名聲,十九歲便開始擔任郡吏。擔任郡吏時,王允曾捕殺了桓帝寵愛的宦官的手下,正氣之名由是而顯,於此贏得了眾多官吏和百姓的讚賞,所以不久便被朝廷三公同時徵召,遂從地方官員到了中央朝廷,這無疑為王允為國立功的政治抱負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政治舞。

後來黃巾之亂起,王允被拜為像州刺史,率領重兵征討豫州一帶的黃中軍。王允首次領兵打仗,便充分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大破黃巾軍,降者以十萬為數。當時王允就在降兵身上搜索到了一張書信,這書信是宦官張讓的賓客所寫,因此王允便懷疑張讓串通黃巾。張讓是當時的大宦官,誰人敢沒事惹他?但王允不怕,他直接上書漢靈帝,陳述張讓的罪狀。靈帝大驚,立即召張讓進宮,憤怒地指責他。然而靈帝終究是昏君,在張讓苦苦叩首道歉後,竟然就放過他了。張讓因此事和王允結了怨,因此時刻尋思著報復,後來被他順利找到了機會,上書俳王允,結果王允被捕入獄。

王允入獄之前,當時有一個叫做楊賜的司徒,深知張讓是有意想置王允於死地,因此他派人勸說王允對張讓退讓一步,王允的下屬也都這樣勸說王允,然而均為王允殺然拒絕。王允有個下屬見王允不聽,非常氣憤,因此他找來一杯毒藥,將毒藥舉到王允面前,讓王允與其在獄中受苦而死,不如現在自行了結。王允見狀,大聲斥責他說:“吾為人臣,獲罪於君,當伏大辟以謝天下,豈有乳藥求死乎!”(《後漢書王允傳》)說完將酒杯奮力摔在地上,自己走進了因車。後來何進、袁隗和楊賜聯名向皇帝上書,替王允求情,靈帝才赦免王允。王允見張讓等宦官憑藉權勢橫行道、為所欲為,對其深惡痛絕,然而自己又無力除之,無奈何只好離開洛陽,輾轉於河內、陳留之間。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後靈帝駕崩時,何進召見王允,向其表明誅殺張讓等宦官的心志,王允自然支援何進,因此又進入朝廷當官,最後官至三公的司徒之位。

從王允的事蹟來看,王允是個剛正之人,如曹操一樣不懼權貴,是為棟樑之材。卓為亂廷時,王允是看在心裡的。可是王允不像當初對張讓時一味蠻橫而行,他懂得董卓勢大,自己タ須要有十足的把握才可出手,因此王允在表面上對董卓聽任順從。而董卓是個惜オ之人,他見王允不但具有才識,對自己又表示支援,因此便把王允當成親信,“朝政大小,悉委之於允”。

王允表面敷行董卓,暗地裡卻偷偷地動起了手腳。他找來了時任司隸校尉的黃和尚書公業等人共同商議滅董計策。王允明白武裝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們推薦保舉校尉楊行使左將軍的權カ、又舉薦了執金吾士孫瑞擔任南陽太守,企圖在外面軍握一定的勢力。然後王允又向上書皇帝,令皇帝命令土孫瑞出兵討伐袁術,其實王允是打算借討伐袁術為名,令土孫瑞伏擊童卓。然而土孫瑞的行動引起了董卓的懷疑,王允見狀,立即握升士孫瑞為個射,將其喚回了都城。

時間流逝,董卓繼續為亂朝廷,王允等人的計劃卻一再失敗。直到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的春天,當時百姓的生活已經被董卓擾亂得難以為繼,又值此時天上連降兩個多月的雨,民間因此遭受嚴重的水災侵害。人禍天災相繼而來,民怨四起,土孫瑞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因此他跟王允等人說:“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執法,彗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此期應促盡,內發者勝。幾不可後,公其圖之!”(《後漢書王允傳》)王允也贊同士孫瑞的意見,認為必須把握天機儘早行動。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然而天機不過妄談,董卓勢力相較以前是有增而無減,若只因老天下兩個月的雨便想成功誅殺董卓,那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其實,王允得到的時機並非源於天時,而是人和,而這人和的時機,又是昌布送與王允的。

董卓之前收了呂布後,見其英勇非凡,又知道自己兇殘,引來不少人的怨恨,因此時常讓呂布跟在自己身邊來保護自己。有一次,呂布不知道做了什麼事令董卓感到不滿意,董卓於是直接拿起手邊的長戟往呂布射去,幸而呂布手腳靈敏,因此逃過一劫。後呂布向董卓道歉,董卓也因此原諒了他,然而呂布心中已因為此事而留下了對於董卓的厭惡。後來董卓讓呂布防衛自己的內飾,呂布卻和董卓的侍婢有染,因此非常害怕事情被董卓發現,心中十分不安。呂布向來和王允有交情,此時深感無主之時,便去向王允述說董卓的惡狀,說董卓一直想殺了自己。

王允一聽,立即明白誅董之事有了苗頭。他心想,若找得呂布作為同黨,不說其武力高強,就是見借內應的身份,都可令誅殺董卓的事情順利許多。於是王允便小心地對呂布說了自已和上孫瑞等人的計謀、並表示希望呂布可以加入。昌布當時對董卓是又怕又惡,自然也有除掉他的念頭,然而他一開始仍是有點猶豫,他對王允說:“奈如父子何!”王允這時就笑了,他回目布:“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呂布見王允這樣說了,也不再顧忌什麼了,遂答應了王允。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月,獻帝生的一場病痊癒了,因此於未央宮裡大擺宴席。董卓穿好朝服,上了馬車,準備進宮去時,卻因馬受驚而從馬車上摔到了地上的泥巴里。董卓回到房裡換衣服的時候、他有一個侍安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讓他不要進宮,卓不從,令呂布捍衛,往未央宮而去。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在董卓進宮的路上,未央宮這邊早已安排妥當。王允令李肅帶領呂布的十多名心腹,個個穿上宮廷侍衛的服裝,潛伏在宮殿側門兩邊,等待董卓的到來。此時,董卓的馬車接近了未央宮,馬卻無緣無故受驚而不敢往前走去,董卓覺得這事有蹊蹺,遂有回家的念頭。只是呂布在旁一直勸說,董卓才繼續前進。等到道卓一踏進未央門時,李肅立即將手中的長戟往董卓刺去,可惜卓身披堅甲,長戟難以刺入。只是這突如其來的一戟也令董卓有點慌亂,因此他立刻環顧左右,大鹼:“呂布何在?”昌布隨聲應他:“有詔討賊臣。”(《後漢書董卓傳))董卓聽,大罵呂布是狗。呂布憤怒不已,拿起長矛往董卓身上用力刺去,董卓遂死。

此時百姓對於董卓的痛恨並不輸於當初人民對於桀的痛恨,所以董卓一死,宮廷內外皆喊萬歲,民間百姓得知,更是歌舞於道,紛紛用家裡值錢的珠玉換來大酒大肉慶祝。舉國上下,歡呼連連。王允見董卓已死,令皇甫嵩攻殺其弟董旻,又株連董卓親人,盡滅其族。據說董卓死後,被暴屍於市,當時天氣炎熱,董卓身上的脂肪因此流了滿地。守屍體計程車兵一看,遂將點燃的捻子插入了董卓的肚臍眼裡,結果“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可見董卓一生,魚肉無數。

董卓最終還是死在了呂布的一聲大吼之下,一槍多孔

董卓是死了,然而漢朝的威嚴並沒有就此恢復。更確切地說是可能根本沒有辦法再恢復了。董卓的死跟何進和蹇硬的死不一樣,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董卓是死了可其手下的眾多虎狼之將實際上都不在呂布之下,漢廷未來的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不說京城後來再次脅迫於董卓部屬李傕等人,就是目下,地方之間的爭霸便早已轟轟烈烈地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