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菜單

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導語

永樂九年(1411年)七月初一,英明神武的明成祖不知道哪根腦神經受了刺激性,施行了一項國策:“今後人民倡優裝扮雜劇,除依律神仙道扮、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勸人為善及歡樂太平者不禁外,但有褻讀帝王聖賢之詞曲、街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拿送法司究治。”只要是查出來違法者,殺他全家人。

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在電視機、網際網路技術、報刊、手機上等優秀玩意未創造發明的時期,老百姓最廣泛的娛樂方式便是聽評書。明成祖施行此限娛令,明著了便是要對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開展殘害。

實際上也無須怪異,早在朱元璋開闢大明帝國之初,《大明律》中就會有相近要求:“凡樂人扮作元雜劇戲劇,不能打扮歷代皇帝妃子、賢臣英烈、先聖先輩佛像,違反者杖一百;官民世家,容令打扮者同罪。”

朱元璋是個除開君權對別的都不在乎的人,但卻對一齣戲主要表現出了很高的激情,這齣戲叫《琵琶記》。

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實際上這齣戲有悠久的歷史,自宋朝剛開始便在民間廣泛流傳,但缺憾的是,一直以來都為官衙所不可,因為主人翁蔡二郎便是個陳世美。不容置疑,這齣戲戳了這些為了更好地出人頭地而背叛良知的文人墨客的疤痕。

明代剛建立之時,《琵琶記》創作者高則誠就很合時序地對本劇開展了更新改造生產加工。蔡二郎搖身一變,變成一個矗立於讀書人心中的傑出品牌形象。

父母叫他去考科舉考試,他以沒法在家裡照顧父母為由,“辭試不從”;丞相逼迫他倒插門王府,他“辭婚不從”;被賞給為狀元以後,他又以父母年老,需回家了行孝為由,“棄官不從”。再次“室內裝修”的這齣戲碰到朱元璋這一知己,遂完成了由奴僕向大將的美麗蛻變。

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撇開完善的《大明律》,自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施行《大誥》以後的2年多時間裡,朱元璋親自擔綱,就我國的政治、經濟發展、國防、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建立了一套系統軟體的行為準則。

值得一提的是,他對老百姓的“關愛”也是體貼入微,例如該住在哪裡,該用哪種容器,該穿什麼樣的衣服褲子,該戴哪些的飾品,甚至有,如何婚喪喜慶,老人小輩該怎麼稱呼,他都給標註好啦。朱元璋對《大誥》的規定是,全部百姓,最少一家個人收藏一本,沒事兒只要背,處理事情時,這就是個人行為手冊。

朱元璋稱帝后,為何要實行“限娛令”,不許戲子扮演歷代帝王后妃

從朱元璋幾近超級變態的標準中,大家不難理解,限娛令和樹典型性實際上都僅僅是眾多標準中的一個層面,其本質還是塑造封建道德榜樣。對老百姓來講,限娛令也罷,樹典型性也好,都不過是做個表面文章,目的取決於建立社會道德執政。

朱元璋藉助霸權主義,讓老百姓奉《大誥》為古蘭經,但缺憾的是,他人死之後不久,《大誥》就被他的百姓“飄落在風裡”。老百姓喜愛哪些的遊戲娛樂,整個社會發展必須哪些的職業道德,並不是簡易的行政手段就能從源頭上處理的。古往今來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