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夜讀|母親的棒針

菜單

夜讀|母親的棒針

「本文來源:廈門日報」

·

·

·

·

夜讀|母親的棒針

夜讀|母親的棒針

母親的棒針

作者 / 水靜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梳妝檯抽屜裡,躺著一副棒針:十四根,竹製,一尺多長,中間圓兩頭尖,用紅毛線繫著,色澤光亮。那是母親的遺物,父親削成的,我珍藏。衣櫃裡還有一件33年前母親親手為我織的毛衣,高中畢業後就穿過一次,而今也成了我的珍藏。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夜讀|母親的棒針

作者供圖

冬夜,昏暗的煤油燈下,溫暖的火熜前,是母親埋頭編織的身影。豆點大的燈光,微弱的炭火,映襯著母親慈祥的臉龐。她額前的幾縷髮絲,已在隱隱泛白。她舞動的手指和全神貫注的目光,以及跳動的線球是我童年夜間印象最深、記憶最長的一幅鮮活“畫面”。棒針、毛線隨著母親的手指在胸前舞蹈,她像在變魔術,不過幾日,五顏六色、花樣百出的毛衣、毛褲、帽子、圍巾、手套、襪鞋就相繼誕生了,那是一家老小冬天禦寒的“武器”。

那時,我會像無賴似的纏著母親,央求她教我這套“變魔術”的方法。母親迴應:等你大些再教你。隨後安頓我坐在她對面,看著她編織。有時,她一邊織一邊跟我講故事唱童謠。我看著看著,聽著聽著,就趴在她膝蓋上呼呼酣睡了。

記得有一次,母親與我分工協作繞毛線球。她把毛線圈掛在兩手腕上,然後用勁撐開,我負責理出線頭,繞成球。我雙手繞線,母親轉動雙臂放線。起初,我倆配合默契,待到線球繞到皮球那麼大,我的小手不好抓牢,一不小心,就溜滾在地。我繞過八仙桌的桌腿追了好幾圈,都沒“逮住”它。母親急著騰出手來幫忙,原本雙臂繃緊的線圈瞬間軟塌,攪成一團。

有一次,我問母親,為什麼非得在冬天織毛衣?母親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自然規律,我們農民只有到了冬天,戶外的活才會少些,才有時間靜下心做室內手工活。再說,冬天不出手汗,棒針不澀,織起毛衣快又好。

物資貧乏的年頭,一件毛衣要穿好幾代人,大毛衣拆了織成小毛衣,小毛衣穿不了就改成帽子、圍巾或襪子。孩子滿月週歲,青年結婚大喜,大人生日做壽,都送布料或毛線。織毛衣用的棒針大多是竹籤。木籤容易斷,銅籤重,鋁籤會掉色,不鏽鋼太滑,冬天又冷,手感不好。做竹製棒針是有講究的,什麼年頭的竹子可用,多長竹節為好,如何讓它有韌性不發黴,這些都是父親拿捏,因為他最懂竹子。

夜讀|母親的棒針

作者供圖

從普通絨線到各色各樣的開司米、馬海毛、羊毛,短針、中針、長針變換出平針、鎖針、跳針、元寶針……花草鳥獸人物文字,祥雲紋、波浪紋、萬字紋、如意紋、壽字紋……層出不窮。母親和姐姐就像優秀的畫師,那副棒針就是她們舞動的畫筆,在穿戴物品上盡情發揮,她們創作的針織品是留給家人永恆的寶物。

簡簡單單的幾根棒針,細細長長的普通毛線,在母親的巧手下,那麼神奇地變幻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物品,童年的我甚覺好奇,中年的我更覺不易,對母親產生無比的崇拜與敬仰。母親的棒針,一頭挑起毛線,一頭挑起的是家庭重擔。平衡彼此的,是深入骨髓的偉大母愛。

作者

夜讀|母親的棒針

俞玉友,筆名水靜,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廈門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文章散見國內外各大報刊、網路。已出版散文集《約廈門》、《遇見》(合集)等。

朗讀者

夜讀|母親的棒針

趙慈,FM89。2集美廣播主持人,集美區朗誦藝術協會理事。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訊製作:許夢潔 黃曉青

編輯:陳少英 曾欣悅 值班主任:蔡萍萍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夜讀|母親的棒針

廈門日報社App“潮前智媒”

輕鬆玩轉黑科技

一鍵get最潮新聞&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