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菜單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原創:千嶺之松)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尊重別人,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德行之一。

由於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教育背景和生活經歷不一樣,具有的立場不一樣,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樣,思想深度不一樣,對同樣一件事持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看法,這是很正常的。

萬事萬物都是由矛盾組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充滿了大大小小的矛盾,人的思想也常常處於矛盾之中。

人們常說,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又產生了。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沒有事物的發展,沒有社會的進步,沒有人的成長。

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眾口一詞,沒有不同意見,就像死水一潭,沒有波瀾,發展就停止了,事物就枯竭了。

但是,在屬於人民內部矛盾的範圍內,對一個人不理解,對一件事不理解,並不等於不尊重不理解的人,不等於不尊重不瞭解的人所做的自己不理解的事。

表達不同的看法,提出批評甚至尖銳的意見,並不等於不需要尊重對方。

表達不同的意見,提出批評意見,有個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對方。

我們關注一個人,關注這個人所做的工作,針對對方存在的不足,從善意出發,提出儘可能客觀的、中肯的、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以期幫助這個人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幫助其進步得更快,這是一種良好的思想作風。

所以,一個有德行的人,一個有教養的人,在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者批評意見時,要懂得尊重別人,在批評中體現出一種尊重被批評者的誠懇態度。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那麼,在批評意見中,如何來判斷批評者具有“懂得尊重他人”的教養呢?

我以為,至少從三個方面可以看得出來。

其一,提出不同看法或批評意見,是出於善意而非惡意。

如果批評者所提批評意見或建議是出於善意,希望幫助到別人,那肯定是表達了一種尊重的態度;如果批評的目的是出於惡意,只想詆譭被批評者,把批評物件說痛說慘,用各種尖酸刻薄的語言把批評物件說得一無是處一塌糊塗,甚至採用謾罵侮辱的語言進行抹黑,不僅沒有一絲一毫的尊重,而且是一種很惡毒的行為。

其二,提出的批評意見要就事論事,儘可能客觀,看問題儘可能全面。

前面已說過,由於每個人受教育的程度不一樣,生活閱歷不一樣,從事的專業工作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對事物看法不盡相同,有的甚至會大相徑庭。

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性格相似、三觀相同或相近、經歷相似的人,相互之間更容易理解;而性格迥異、三觀不同、經歷相差太大的人,則相對難以溝通。

但是,

即使批評者與被批評者之間觀點截然不同,看法完全相左,也應該就事論事,圍繞所論之事本身進行討論。

而且,你既然對別人所做之事進行批評,至少應該在批評之前,對這件事發生或產生的背景、主要內容、主要目的進行比較全面的瞭解,然後儘可能針對其不足提出較為專業的建議。

否則,你批評的目的是什麼呢?把人家說得毫無是處,藉以顯示你高人一等的專業性和才能嗎?把批評物件往死裡踩,藉以抬高你自己的身價嗎?

那些任意曲解的刻薄語言,除了看到批評者在遣詞用句上的一些特長外,完全看不到批評者對所批評的內容提出的較為專業或者較為有用的意見。

那麼,

這些批評除了宣揚自己偏激片面的觀點、吸引人們離開事情的真相而去圍觀批評者扭曲了的表象、傳遞一種暴戾的文風、對被批評者造成傷害以外,有什麼正向的意義呢?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其三,批評的側重點在於提出有利於幫助別人改進不足的建議,有利於幫助別人進步。

無論我們對別人的批評是一針見血、簡單粗暴、直擊要害也好,還是講究方法、迂迴委婉、語氣平和也罷,都應該針對所批評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或措施,能夠給別人以啟迪和幫助。

我們指出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別人改進問題,而不是藉著問題把別人搞臭。

所以,

提出較為客觀的有用的建議意見,才是批評的主旨所在。

指出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意見

——這種批評意見才會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

不尊重別人的現象,經常發生在表達不同的觀點和批評別人的時候。

不懂得尊重被批評者,主要有哪些表現呢?

第一,看問題說問題太偏激,動輒進行全盤否定。

有的人雖然成年了,而且有較高的學歷,在社會上也摸爬滾打一段時間了,但看事看人的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叛逆期的初中生階段,只要看人不順眼,只要看事不順眼,就橫挑鼻子豎挑眼,哪兒哪兒都不是,渾身上下沒有一塊好肉,把人家批得體無完膚。

對人對事不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一批評人就全盤否定,是一種很惡劣的思想作風。

人家費盡心血所做的工作,拿出的東西,其中蘊含了人家的理念,人家的意圖,人家的構思,人家的創造,人家的付出。

人家所做的工作,人家拿出的勞動成果,你看不順眼,看不上眼,批評其不足,是你的權利。但你至少要尊重人家的勞動吧,至少要看到人家的長處吧。

你不能因為人家臉上有幾個小雀斑就把人家說成是一臉大麻子;不能因為人家身上有一塊小傷疤就把人家說成全身都腐爛了;不能因為人家燒的菜不合你一個人的口味,就說這盤菜味道太難吃且既不新鮮又毫無營養價值。

對人對事動輒全盤否定,說話太偏激,已經失去了一個批評者應該具有的公允立場,其批評意見,可信度會大打折扣,當然也不會具備正向的輿論價值。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第二,歪曲事實真相,誇大問題的嚴重性,以偏概全。

有的人發表批評意見,或者長篇累牘地發表批評文章,為了達到譁眾取寵、

吸引更多的人圍觀的目的,故意歪曲事實真相,抓住一點,以偏概全,肆意進行抹黑。

例如,有人批評一些影視作品,完全不去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不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不對人物形象進行全面的分析,僅僅是抓住劇中角色的一些隻言片語和動作,就牽強附會,張冠李戴,將一些毫不相干的東西強加到劇中角色身上,然後指責演員沒有演出批評者臆想中的人物形象。

還有的人為了標新立異,顯示自己的觀點新穎,顯示自己是批評界的新潮流引領者,全盤否定一些優秀演員的所有作品,用一些浮誇的、毫無邏輯性的語言對其進行惡意攻擊,將優秀演員傾盡心血創作的、被業內充分肯定、被廣大觀眾喜愛的所有作品打入十八層地獄。

在這些所謂的

“批評家”眼中,那些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有著很多年表演經驗的優秀演員什麼都不懂,甚至連藝術工作者必須深入生活、演繹的人物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的基本表演常識都不懂,指責其所有作品都只是演了劇中人物的一層皮,都是為了自己的表演好看,都是“浮在表面上的一層油脂”,“輕輕刮兩下,水和油就分離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給予那些優秀作品很多好評的專業評委和業界人士的眼光都有問題?那麼多喜愛這位演員的影視作品的觀眾都只有三歲小孩的智商?都分不清影視作品的好和差?

這種否定一切的言論也太侮辱專業人士和觀眾的智商了吧。

這種全盤否定人家的心血和勞動成果的說法,不僅太傷人,也不符合一個批評家應該具備的客觀立場和格局。

當然,無論一個人多麼優秀,無論一部藝術作品有多麼出色,都有其侷限性,都會存在一些不足。

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指出這些不足,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有利於推動藝術創作的進步和繁榮。

但是,這種以偏概全、全盤抹黑的批評,會達到推動藝術創作的進步和繁榮的目的嗎?

而且,既然批評者站得很高,看得很遠,那麼,除了將人家的所有作品說得一塌糊塗,達到了洩憤的目的以外,讀者更希望看到的是,

批評者有哪些好的、具有實用性的建議?

但是,在所有的批評內容中,並沒有一絲半點的建設性意見,通篇除了斷章取義,曲解作品和演員所演繹的人物形象外,看不到半點批評者的善意和改進意見。

我們不禁要問:

這種沒有基本的尊重的批評意見的積極意義在哪裡呢?這種否定一切的批評意見的社會價值在哪裡呢?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第三,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身上,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有些人看問題和批評人,根本不會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是什麼,不會去弄清事情的全貌是什麼,不會去了解別人的原意是什麼,看到一點表象,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本來別人沒有那麼說過,但因為看這個人不順眼,就按照自己的想象,編造一些話,硬說人家是那樣說的,然後把人家罵一頓。

有的人喜歡道聽途說,輕信流言蜚語,聽見風便是雨,把一些半路上聽來的閒言雜語強加到當事人頭上,對其橫加指責,

用最不道德的語言罵人家不道德。

這種人喜歡用自己十分有限的主觀認識去解讀所有複雜的現象。以為自己是這樣想的,別人都是這樣想的;自己是這樣做的,別人都會這樣做。

他們看問題太簡單化,認為世界只有兩種顏色:非紅即黑。要麼是敵人,要麼是朋友,沒有中間者。

他們認為事物都是僵化的,不會互相轉化;人都是一成不變的,是鐵板一塊,沒有矛盾的心理和軟弱的時候;要麼天生就是英雄,要麼天生就是狗熊。

他們對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人和事,喜歡使用攻擊性的語言,有話不好好說,一說話就帶刺,一開口就罵人。

這些行為,實在是缺乏基本的修養,完全不懂得尊重人,其素質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對一些人和事,保留自己獨立的見解,不會無原則地放棄自己的看法,去迎合別人的觀點。

我們都會去批評一些人和事,期望存在的問題能得到糾正,期望別人能有長進。

但是,我們批評別人的時候,首先要弄清楚:

被批評者是我們的同胞而非我們的敵人;批評者和被批評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批評,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的。

其次,

應該想一想,我們批評這個人或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所提出的批評意見,其後果是給別人造成傷害還是給別人帶來幫助?

第三,

在提出批評意見前,應該先想一想自己,如果自己做這項工作,是否比被批評者做得更好?

如果我們把這三點想清楚了,做到了,我們應該具備了懂得尊重人的基本德行。

如果我們都學會了尊重批評物件,尊重對手,即便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矛盾,會有不同意見之間的唇槍舌戰,有時會非常激烈,但那都是為了表達和捍衛自己觀點的君子之爭,不會有小人作亂。

大家在發表不同的意見時,會自覺維護健康的語言環境,不會借批評之名行洩私憤之實;不會因為看法的不同上升到人身攻擊;不會因為看不慣就動輒辱罵對方。

在尊重別人的基本前提下,人們看問題會理性很多,客觀很多,中庸很多,偏見和語言暴力的市場會越來越小,語言環境會越來越乾淨,理性健康的批評意見也會逐漸佔據輿論市場。

2021年11月13日

我們可以不理解別人,但一定要懂得尊重別人

(說明: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