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菜單

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人這一生,總有一天會明白,所有能放下的、放不下的,都會化為烏有。

走了很遠很遠的路,忽而回頭,所有的經歷,都變成了記憶。

五十知天命。總有一些事,是命該如此,折騰再久,也不能改變,只是心有不甘而已。

當你五十歲之後,最該看透以下6條扎心真相,下半場,做個明白人,為時不晚。

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01

第一,人老了,最能懂你的人,唯有自己。

有一隻小猴子,腳受傷了。它總是把自己的傷口露出來,給別的猴子看。

傷口被一次次揭開,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癒合。猴子更加痛苦了。更痛苦的是,別的猴子,都嘲笑它,而不是理解它。

猴子終於變得沉默了,也不太合群。

當它習慣了獨來獨往的時候,傷口奇蹟般地癒合了。

原來,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不會合群的。把所有的苦都扛住了,冷暖自知,一切都會好起來。

年輕時,希望藉助別人的力量,讓自己做大做強。經過無數次嘗試,終究是失望了。靠自己,不管多大年紀,都應如此。

02

第二,人老了,最好的愛情,是“老兩口”。

很多人,談及“第三者”就憤憤不平。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婚姻,總有人介入進來。

可是,很多人,在結婚之後,遇到了相見恨晚的人。似乎,結婚以後遇到的人,都是對的。總有一些人,義無反顧地背叛了家庭。

少年夫妻老來伴。能夠理解這句話的人,多半年紀不小了。

所有的一見鍾情,都是見色起意。別以為,婚外的愛情還能多高尚。有人陪你一起變老,就足夠幸運了。

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03

第三,人老了,太舒服的日子,是一場災難。

五十歲以後,很多人在等待退休。

當然,很多年輕人,也羨慕退休後的生活。

紀伯倫就曾說:“對安逸的慾望,會扼殺靈魂的激情。”

無所事事的生活,會讓人頹廢。我的一個親戚,退休前,特別喜歡打麻將;退休後,連續五天在麻將館裡。當他起身的時候,暈倒在地。

親戚終於明白,退休後的好日子,需要發展很多的愛好。

不管是發揮餘熱,還是發展愛好,都能讓內心更加愉悅。太閒了,人就廢了。

04

第四,人老了,所有的慾望,都會變成虛幻。

有一位老同事,退休那天,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辦公室。沒過兩天,他就回來了,主動要求單位返聘他。

我們都明白,老同事捨不得自己的位置。並且,他還想搏一搏,去更高的位置上坐一坐。

老同事被返聘後,領導把他當成了“員工”,常常被呼來喝去。到了月底,他的工資比別人少一半,於是很不服氣,找領導理論。

領導說,返聘人員,哪有那麼多要求?

終於明白,“位高權重”是虛幻的。人啊,總有一天會“跌落神壇”。

別把慾望當成希望。從五十歲開始,積極調整自己,等到了退休那一天,才真正可以放下一切,安度晚年。

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05

第五,人老了,才發現,養兒養女不一定能防老。

人老了,靠什麼養老?

很多人,口口聲聲說,等自己退休了,就和兒女住。可是,那些和兒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卻想辦法離開。

“在兒女家輪流吃飯、寄人籬下”的滋味,不好受。

“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事實,讓老人有些寒心。

往前看,你會發現,不管多大年紀,還得靠自己養老。房子、存款、退休金、一些好的愛好、幾個老朋友,都是不可缺少的。

父母把一生的心血都給了兒女,但是不要指望得到多少回報。

隔三差五

有人問候,逢年過節能夠團聚,就應該知足了。

06

第六,人老了,一個人最厲害的事情,就是健康地活著。

看過很多的心靈雞湯。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獨來獨往的人;都是反人性的高手;都能夠活成真實的自己;都有特別的能力;都能夠絕處逢生……

其實,弄丟了健康的身體,再厲害的人,也是一隻病貓。

五十歲之後,如果再不重視鍛鍊身體,以後的日子,就沒法活了。一個家庭裡,一人得病,全家被拖垮,這樣的壞事,真的要擔心。

不管你有沒有錢,都別拿命賺錢了。學會“退而結網”,把手頭的錢管理好,騰出時間去健身,沒事走幾步。

五十歲以後,才能看透這6條真相

07

五十歲之後,你總會明白,人生的下半場,比上半場更加殘酷。

上坡容易,下坡難啊。

餘秋雨說過:“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選擇。”

如何留住晚年的幸福,不是想一想就行了,要積極行動起來。主動適應當下的生活環境,認清自己的年齡和身體、感情狀況。

人生就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有得有失,有聚有散,爬到了頂峰,看過了“一覽眾山小”的美景,就應該下坡了。

曾經,我們一怒為紅顏、仗劍走天涯,現在平平淡淡才是真,萬事都像塵土一樣平常。

走著走著,漸漸明白,繁華終究是過眼雲煙,找到來時的路,返璞歸真,就是最好的活法。

爭來爭去,爭個什麼?人老了,有個老伴,有點錢,有間房子,足矣。

唯有好的心境,才是最踏實的地方。

唯有好的身體,才是真正富養自己。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