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什麼才算是自我完善呢,而自我完善需要透過哪些方面?

菜單

什麼才算是自我完善呢,而自我完善需要透過哪些方面?

大多數人無法接受自己有弱點,總是想著在他人面前展示最完美的一面,他們用虛構的畫筆勾勒出美麗的假象來矇騙自己。殊不知,對自己的弱點不能接受的人,恐怕才是最無可救藥的弱點。

自我完善有個最重要的前提是“看清自己”,這也意味除了看清自己有善良那一面,同時,也要看清自己心存邪念的那一面。就如同太陽發出的光芒一樣,有燦爛的,也有熹微的;如每一朵小花一樣,有綻放時的絢麗,也有枯萎時的凋零。

每一個“自我”也是一樣,倘若看不清自己的陰暗面,不知道自己人格上的弱點,那我們便不知道該如何自我完善,不知道該如何追求人格的提升。就像在《與魔鬼作鬥爭》這本書裡,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用細膩的文筆分別描述了尼采、荷爾德林和克萊斯特,這三位傑出的哲學家,詩人和作家的那樣,他們的天賦異稟,超凡脫俗來源於他們一生都在堅持不懈地與內心的魔鬼作鬥爭。

很多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自尊心,選擇故意迴避和視而不見自己人格上的弱點,給在某一刻醜陋的自己戴上面具以圖“眼不見為淨”。

他們誤以為那是對自己的真誠與善待,但卻不知道,這不是一個“自愛者”對自己的善待與真誠,那只是一個軟弱無力的靈魂對自己的自戀與麻醉。

什麼才算是自我完善呢,而自我完善需要透過哪些方面?

對自己真誠才是一種自愛

對自己真誠意味著赤誠相待自己,接受自己的弱點、缺點,並且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領受自己不能改變的,對於能改變的地方盡力去修繕,儘可能地完善自己;對於不能改變的地方,自己無能為力的東西予以尊重,接受和共處。比如天生的缺陷,天性,性格…則予以尊重,視作它們作為生命的一部分,學會與它們和平共處。就像哲學家蒙田在眾人推薦他擔任市長時說的:“

我記性不好,缺乏警覺性,沒有經驗,魄力很差。我不抱怨,沒有野心,不懂貪婪,不會使用暴力

。”事實上,還有什麼能比這樣真誠如實地看待自己,接納自己更善待自己呢?

大多數人總想在他人眼中顯得更完美,於是就根據社會大眾對完美的標準來打造自己,包裝自己,盡力去迎合,符合那套公認的完美標準,結果確實會得到他人的讚美和愛慕,我們也會享受那一刻的成效,但隨之之後,當我們靜下來一人獨處時,我們又會覺得與真實的自己很陌生,離自己的真性情很遙遠,焦灼的靈魂為了活在“社會的主流內”,而選擇了活在“自我的邊緣外”。久而久之,我們的精神家園變得雜草叢生,麻木與壓抑隨之生長,虛榮與虛偽共生。

什麼才算是自我完善呢,而自我完善需要透過哪些方面?

為了贏得他人的愛慕和讚美,從而活得不是一個真實的自己,那麼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對自己的善待和自愛,反而是對自己精神之自由的剝削,這便會使自己趨向於自厭的深淵。在這裡並沒有對自我本性的觀照,尊重和接納,反而卻是對自我本性的無視,鄙棄和壓抑。

哲學家伏爾泰說:“

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子

。”在某種程度上,逃避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能接受自己的弱點,對自己的本性予以無視和嫌棄,這恐怕才是最無可救藥的弱點,它宛如潛伏在你腳下的那一粒沙子,久而久之,必會使得自己的身心疲憊。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逃避面對自己的弱點,事實上,無論你活得怎麼樣,無論你表現有多完美,多精彩,總會有人喜歡,總會有人不喜歡你。很多時候,他人喜不喜歡你,取決於你有沒有給他人帶來好處,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太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我們可以活得更本色一點,更真誠一點,反正還是會有人喜歡你,還是會有人不喜歡你,但做真實的自己,至少你會更喜歡你自己,這才是對自己真誠與善待,這才是“自愛”,難道不是嗎?

只有真誠如實地看待自己,並接納自己的弱點,予以尊重,與它們和平共處,這才是對自己的真誠,對自己的善待。而自我成長、自我超越、自我完善這過程都是建立在對自己真誠和善待自己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