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菜單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我們在開展傳統、原有的自動駕駛業務的同時,也開闢了新戰場,也就是‘智慧座艙’業務。”9月27日,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MINEYE CEO兼創始人劉國清在當天的釋出會中這樣說道。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當天,MINIEYE推出其自主研發的MINIEYE I-CS(In-Cabin Sensing)座艙感知量產方案,並宣佈已取得超30個乘用車車型定點,這意味著MINIEYE開始正式進軍智慧座艙賽道,座艙產品的大規模落地程序也正在全速推進中。

這是又一家進軍智慧座艙的企業。在2013年成立的MINIEYE,最開始是聚焦於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各個級別的自動駕駛產品累計出貨量超過了30萬臺。MINIEYE對智慧座艙的想法由來已久。2020年的時候,劉國清已經預告了MINIEYE即將推出智慧座艙的想法。在去年10月,劉國清在談及MINIEYE未來的三大業務方向,分別是繼續深挖單目攝像頭潛力、自動泊車和智慧座艙。這三個業務板塊都是接近現實的可直接拓展的業務板塊。

但實際上,MINIEYE在2017年就開始研發智慧座艙,MINIEYE已經在駕駛員監測系統的基礎上,漸漸融合了對艙內乘客的監控系統(OMS)以及物體識別與人車互動系統人,以此構成了一整套的I-CS智慧座艙感知方案。據官方介紹,I-CS方案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與人工智慧打造。

作為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初創企業,MINIEYE為何不專注在自動駕駛領域,而要“跨界”進入智慧座艙領域呢?

未來10年人工智慧或處於緩慢發展中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MINIEYE 自主研發的視覺感知系統

劉國清表示,這是基於兩方面的考慮:首先,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在短期內不可能實現。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智慧汽車將處於“人機共駕”的狀態,完全的自動駕駛難以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更多時間是要處於更多漸進式的從L1到L2、L3、L4的跨越。他認為,在這個過程,智慧座艙將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自動駕駛和智慧座艙兩者之間高度連通,很難完全解耦。

值得一提的是,劉國清認為

最近兩年在人工智慧的底層技術上並沒有太大的進展,特別是在視覺和感測器融合方面,進步並不明顯,不過在自然語義方面有較大突破,感知這個市場也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如果在人工智慧方面沒有太多突破,那麼未來10年可能都是處於一個緩慢發展的階段。

其次,基於現實的業務拓展,最大程度的開發原始技術的邊際效應。“MINIEYE在高階駕駛輔助裡面積累的感知技術,他們還將其應用在乘員艙內。”劉國清說道,MINIEYE希望利用自動駕駛裡面的核心能力。比如說,“感知能力”幫助我們去提升座艙更為人性化的服務、更好來去設計座艙。同時,希望利用“互動能力”幫助我們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艙內感知系統:透過基於神經網路的視覺感知以及多感測器技術,進行眼瞼檢測、視線追蹤、頭部姿態識別、體檢測以及物檢測,智慧分析駕乘人員的狀態及行為】

基於這樣的判斷和考慮,MINIEYE在開展原有自動駕駛業務的同時,也開闢了新戰場,即“智慧座艙”業務。在劉國清看來,某種程度上是公司戰略的升級,以前是一條腿(自動駕駛)走,現在是自動駕駛和智慧座艙協同起來,兩條腿走路可以更加穩健,走得更遠。

智慧座艙是競爭兩大關鍵點

MINIEYE是近年來又一家宣佈進軍智慧座艙的企業,這個不斷崛起的新市場正逐步成為行業熱點。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智慧座艙是汽車邁向智慧化和網聯化路徑中關鍵的人機介面,未來將成為滿足使用者個性化需求的高階駕駛體驗的智慧移動空間。“從智慧化發展路線來看,智慧座艙及智慧駕駛是兩大主要的演進方向。”國泰君安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智慧座艙是車 載資訊娛樂系統、流媒體後視鏡、視覺感知系統、語音互動系統、智慧 座椅以及後排顯示屏等電子裝置組成的一套完整系統。其中六大座艙產品均指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資訊顯示系統、HUD、流媒體後視鏡、行車記錄儀、後排液晶顯示,且先後順序不變。

它是對傳統座艙 全方位的升級,在硬體方面,將傳統機械式儀表升級為數字液晶儀表,為駕駛資訊提供極富科技感的畫面展示;增加了流媒體後視鏡、HUD 及 後排顯示屏,為消費者提供完善的導航資訊、周圍環境資訊以及娛樂信 息。同時進一步將語音識別、人臉識別、觸控控制、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等人機互動技術融入其中。

相對於智慧駕駛技術,智慧座艙是的市場基礎更好。這是多個方面所決定的:其一、對比其他技術領域,智慧座艙適用範圍更廣,從高階車到中低端車、從新能源到燃油車、從前裝到後裝都可以全面覆蓋;其二,對比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仍然主要應用在高架、高速等場合,智慧座艙的使用者使用頻率更高;其三,入門門檻相對較低,部分玩家來自於原來的後端市場供應商;流量、生態效益顯著,尤其是智慧座艙中的智慧網聯產品可以帶來直接的使用者流量。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一家新創公司的智慧座艙解決方案

ICVTank資料顯示,2018年全球智慧座艙市場規模為330億美元,2019年全球智慧座艙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0。3%至364億美元,2020年再次增長至396億美元左右。而據 IHS 預測,2021 年全球智慧座艙市場空間超過 400 億美金,2030 年市場規 模將達到 681 億美金。國內來看,智慧座艙市場增速領先全球,2030 年 智慧座艙規模全球佔比將從 2021 年 20%左右上升至 37%,市場規模將 達到 1600 億人民幣。

智慧座艙格局生變

從發展歷史來看,自從 1981 年世界上第一款自動車載導航——本田、阿爾派以及 StanleyElectric 公司合作研發的 Gyro-Cator 產品誕生以來,傳統座艙主要包括中控、儀表及各個傳統ECU晶片等部件,供應格局更接近於 垂直關係,tier 1整合各個ECU、螢幕、機械電子料等元件為OEM提供打包方案,但現在他們面臨的挑戰很大。

一方面,新興初創企業在不斷介入智慧座艙領域,尋找新市場,而車企也將智慧座艙視為核心能力來建設;其次汽車電子電氣架構不斷朝著基於服務型架構的轉型,產品的軟體和硬體將不斷解耦,供應格局逐漸從原 來的垂直化轉向扁平化,分化出專門的硬體tier 1與軟體tier 1,,甚至競爭實力較強 的主機廠也有意圖培養自身的軟體實力。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在智慧座艙時代,晶片、演算法、感測器、智慧互動、顯示技術、中央控制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在與整車廠商、科技公司的同臺競技中保持優勢成為了大陸、佛吉亞等傳統供應商必須考慮的問題。”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有業內報告將現有智慧座艙產業鏈分三大環節:上游(Tier2 基礎軟/硬體)-中游(Tier1單個座艙產品)-下游(Tier0。5 座艙解決方案整合商)。該報告指出,相比傳統電子座艙,智慧座艙增加了 Tier0。5 角色,軟體取代硬體成為核心壁壘,導致單車價值快速上升和競爭格局的重塑。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我們能對客戶不僅僅是軟體純演算法的產品,而且可以提供軟硬一體的產品,可以全方位帶來客戶體驗感和價值。”MINIEYE智慧座艙事業部總經理楊一泓說道。在如何擠入市場中,楊一泓總結了MINIEYE智慧座艙的四張和技術突破點:

其一、I-CS首次提出了自然身體語言互動的底層互動邏輯,將“人車互動應該像人與人交流一樣自然流暢”的理念植入I-CS方案,充分利用直覺式肢體動作,形成自然使用者介面,降低學習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艙內的真實互動體驗。

對於這套互動理念設計,楊一泓在釋出會上介紹時解釋稱,希望人與車的互動可以向人與人的互動一樣,當人與人溝通時會不自覺使用一部分語言來表達意圖。如果將自然身體語言轉化為對車機的指令,整個體驗感會相當好,更符合直覺性。

未來10年自動駕駛或停滯?又一 ADAS 玩家換道智慧座艙兩條腿走路

OMS演示

其二,是全棧自適應。MINIEYE可根據主機廠與一級供應商的不同需求,提供靈活封裝的軟體解決方案。可適配多攝像頭模組及位置、支援CPU/GPU/DSP方案,並擁有移植不同嵌入式平臺的成熟經驗。

第三、高效能計算。I-CS自主研發的加速器可以根據硬體特點,對其常用的神經網路模型進行最佳化,使其在有限的嵌入式平臺資源上高效執行。這項自研技術對整合式座艙方案中的資源分配和算力佔比更加友好,併為未來OTA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

嵌入式神經網路IP :神經網路引擎套件FastNet、ThinNet、HardNet,使深度學習模型能夠在低成本低功耗的晶片上實時精確執行

第四、開發工具鏈完備。基於成熟的研發體系,MINIEYE建立起一套完備的自研開發工具鏈以及資料半自動標註平臺,透過多項真值系統和視覺化測試工具,為I-CS的定點量產和配套驗收提供了紮實的技術支撐。

楊一泓認為,在智慧座艙上未來一定多感知、多模組融合式發展。“目前已經擁有了語音技術、視覺技術,現實是每個模組都在單打獨鬥,可能產生了1加1小於2的功能,所有功能(39:14),未來將幾個模組深度融合,產生更全面、更融合的解決方案,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本文圖片均來自企業官方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