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為麥子打場

菜單

為麥子打場

(接上一篇)農村裡面最火熱的屬打場了,村裡能幫忙的都請來了,今天是你家明天是我家。農村最大的好處就是村裡的幾十口子人沒有不熟悉的。這天剛朦朦亮,鄰居們三三兩兩地拿著木叉就來林嵐家趕場。之所以用木叉不用鐵叉是因為木叉更柔和一下不易破壞場院和麥子本身。

鄰居家每家出一兩個人來了之後就開始攤場,把曬乾透了的麥子平鋪在場院上,抖亂了鋪平才可以進行碾場。

原先用的是牛或者驢拉圓滾型的石磨碾壓,有意思的是為了不讓牛拉尿在麥場上,善良的人們給牛尾巴下要綁一個兜子接著。這就能理解農民們自給自足的糧食從田地裡面到餐桌上都是乾淨無汙染純天然的。但是今年不用牛拉石磨了,改用三輪車拉圓滾石磨這樣更快更省時省力。

鋪好之後小型三輪車拉著圓滾飛快地跑起來,一圈一圈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輪轉,半個小時第一遍碾好了車子開出停在邊上,人手木叉開始上手要從外圈到裡圈一層一層翻過來,每一木叉都要抖三抖要把麥粒抖下來。把沒有碾壓到的翻過來要第二次碾壓直到麥粒全部掉下來到最底層。

第二遍碾壓開始了,人們站在場院邊上有說有笑,一些婦女們拉家常。麥子沒收完啦…孩子上學的事…饅頭沒蒸好之類。雖然和國家大事扯不上一點關係,但是大家都說得津津有味談得津津有味。不一會第二遍碾場結束,機器停歇,人工上手。這次翻麥場要把碾好的麥草秸稈要用木叉挑出來,長的秸稈挑出來堆在邊上,第三遍碾場就是要把麥子最後一層的麥草皮褪去。很快機器啟動了,雖然石磙比較重但是絕對不會把麥粒碾碎的。這就叫技術,是人們日積月累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棕色的麥粒堆成小山一樣在陽光下展開笑臉。這是農民們一年的收成。秋收冬藏就是這麼來的。農民不會靠這些糧食來賺錢,但是豐衣足食一年的成果都來自與辛勤的勞作還有離不開老天爺的照顧。看著這一堆糧食心裡的美無法言表。勞動雖辛苦粒粒包汗水皆辛苦得來的。來之不易來的坦蕩。老祖先留下來的基本生存之道,讓地球上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為餓肚子而煩惱。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滿足而幸福的生活著。年輕一代繼承了老一輩人的活法和傳統——靠辛勤勞動和努力肯定能換來一切想要的東西。(待續)

為麥子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