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菜單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月薪低於8000,一年開不到10000公里,還想貸款買車的人要三思,很多事情只有買了車之後才知道,很多教訓都是花錢買來的,我24歲花了31萬買了人生第一輛車,但我卻花了6年時間來彌補當初的決定。

都說“辛苦打工攢錢的人不要買車”,不管你贊不贊同這個觀點,但對於工薪階層來說,買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很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為什麼總看到有人買車後兩三個月就後悔了,開始賣車?總結來說,以下3種人群買車一定要三思。

第一種人群:月薪低於8000元還想分期買車的人。

“買車容易養車難”這絕不是一句口頭禪,對於4S店來說,只要客戶有意向買車,錢似乎從來不是一件難事,各種買車方案讓你眼花繚亂,“3年0利息”甚至有的4S店推出“首付低至9。9元”這樣的購車活動,因此,買車變得很容易,但是買了車之後的各種消費才是最頭疼的事。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一輛15萬的家用車,簡單來算算一年需要多少費用。

1、油費

,假設加92號汽油,百公里油耗8L,現在油價算9。2元/L,一年行駛1。5萬公里,那麼一年總油費為

1.1萬

2、保險費用,

15萬的車子,三者險(200萬),車損險,交強險、車船稅等全部算下來,大概需要

3500元

左右。

3、停車費,

每個城市不一樣,一般每月200-600,平均每個月算300元,如果是上下班,可能白天還要額外給停車費,加上日常臨時停車,每年停車費大概花費

5000元

4、

保養費用,

單次小保養大概600元左右,大小保養平均每年算下來大概

1000元

左右。

5、其他雜費,罰款、洗車、飾品等算500元。

全部算下來,一年總花費大概需要2。2萬,平均每個月支出約2000元。

15萬的車,假如貸款10萬,3年0利息,每個月需要還2777元。

僅僅這兩項,每個月支出近5000塊,還要算每個月吃飯、租房、購物等各項費用,這些費用最少也需要3000+,每個月到手工資8000元,還不夠日常開銷。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一旦你走上了這條路,再也不敢吃自助餐,再也不敢買超出500元的東西,生病、住院那更是害怕。

原本買車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的,但沒想到卻成了生活的累贅,只要某個月超支,用了信用卡或者借了錢,這條路就很可能越走越遠。

第二種人群:1年開不到10000公里的人群。

現在交通工具很多,交通越來越便利,車越來越多,城市越來越堵,有時候找個停車位難上加難,反而會增加出行的時間成本,很多人更願意選擇公交、地鐵出行。

一年開車的時間很少,假如一年行駛總路程只有幾千公里,那麼養一輛車的錢幾乎是打車的幾倍。因此,也有人說,養一輛車的費用如果用來打車,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完。

沒買車之前總羨慕那些有車一族,當自己買了車,過了新鮮期,也就沒什麼感覺了。反而是隨著遇到的問題越多,徒增煩惱。

第三種人群:為了“面子”選擇貸款買“豪車”的人。

我買第一輛車的時候,只能說太年輕,看著別人開著BBA,很是羨慕,看著圈子裡面其他生意人幾乎都是“豪車”,剛好手裡掙了一些積蓄,開始膨脹了,想著買一輛上檔次的車,不僅平時開起來有面子,去談生意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於是首付16萬,貸款15萬買了3系,當時並沒有詳細算過經濟賬,買來兩三個月,各種支出,搞到身上所剩無幾,此時正處在創業初期,很多地方需要資金流,但手裡沒錢,也不敢大幹,只能借了部分錢,但還是錯失了良機。

之後只能勉強維持基本業務,然後一邊還著賬,那一年是電商黃金時期,但我卻因為一輛車帶來的賬務,最終錯過了,當身上揹負賬務時,面對機會就會猶豫,徘徊,直到最終錯失。

對於買車這件事,一定要量力而行,變化永遠比計劃快,沒有足夠的把握,一定不要“打腫臉充胖子”,那樣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或許在一些生意場上,他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關鍵還是看人,車的作用也只能作為運氣,車子只是一個代步工具,沒必要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超出自己能力去貸款買“豪車”。

第四種人群:25歲以前不建議買車

有些家庭條件還算優越,父母看著孩子即將大學畢業,於是想湊錢為孩子買一輛車,對於有些孩子,或許就是因為有了車,提前過上了“享受”生活的日子,吃喝玩樂的時間多了,工作、思考的時間也就少了,本該拼搏的年紀,很可能因此而走了“彎路”。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同樣,25歲是絕大部分人群剛畢業的黃金時間,手裡沒有積蓄,如果提前走上了貸款買車的這條路,好一點的情況下努力工作,最後把車貸還清了,但是很多年輕人最後都是欠款越滾越大,最後負債累累,錯失了很多發展

好機會。當然了,不差錢的人群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

NO。2 當然,買車的好處也有很多

有了車,再也不用擠公交、地鐵了,再也不用怕風霜雨雪,日常出行更加方便,週末、節假日帶著女朋友/老婆到周邊遊玩、散心,遠離城市的喧囂,釋放一週工作帶來的疲勞、壓力。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有了車,表達孝心的方式也會變得更直接,只要有空就可以開著車回老家陪陪父母,親情也會變得更融洽,回來時後備箱總是裝滿了各種土特產。

有了車,擋酒也有了好的理由,一句“不好意思,今天開了車,我以茶代酒敬一杯,下次一定賠上”。

有了車,活動半徑大了,女朋友有了,圈子更廣了,甚至“面子”也掙了點,生意更好做了……

NO。3 但是,有些事買了車之後才知道的。

買了車,才知道原來很多高科技配置都是“雞肋”,比如說遠端啟動、自動啟停、車載導航、記憶座椅、自動泊車、大燈清洗、HUD數字抬頭顯示、全景天窗等,買車時銷售可能吹得天花亂墜,但實用性不大,反而為此多付幾萬的購車費用、後期養護費用。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買了車,才知道,分期購車裡面有太多門道,一旦選了分期,不僅辦理手續麻煩,費時費心還可能因為忘記還款導致影響個人徵信。還會附帶很多收費專案,比如金融服務費、上牌費、GPS費用、出庫費、解除抵押等等費用。

因此,但凡有辦法能湊齊全款,也不要選擇貸款,必須要貸款的情況下,一定要問清楚各項費用,當心購車協議,尤其交押金這一類操作,以免到時候退不了。

買了車,才知道,馬路上自己才是“弱勢”一方,明明自己正常行駛,腳踏車、摩托車、行人、外賣小哥總是會在你不經意時嚇你一跳,一旦發生事故,你很難撇開責任,至少都會承擔一個“疏於觀察路況”的次要責任。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買了車,才發現原本很有禮貌,很文靜的你在車上就變得“暴躁”了,總之,還有太多事……

NO。4 關於買車,你需要知道的4條“鐵律”

1、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該怎麼選?

新能源車型主要優勢在於省“油”,動力效能較好,20萬的新能源車可以享受四五十萬燃油車的動力,甚至還可以感受百萬級超跑的加速效能,坐在車裡顯得非常安靜,所有功能全在一個大觸控式螢幕上,科技感十足,新手還可以藉助輔助駕駛,綠牌優勢也是很多限牌、限號城市的首選。

但是新能源汽車新車溢價高,幾年後二手車保值率遠不如燃油車,幾年後保養費用也不見得比燃油車便宜,多支付的費用遠超過省下來的油錢,“省油”並不省錢。續航短、充電慢、充電難,這些都是新能源車型一直存在的問題。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因此,還需要根據自己用車場景來定,比如說很少跑高速,平時都在城市周邊用車,每年行駛里程較多,也看好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或者家裡第二輛車,那就選純電動汽車,反之還是選燃油車或者插電混動車型更為省心。

2、合資車和國產車該怎麼選?

15萬以內的車型,無論是三大件造車技術還是綜合優勢,國產車完全可以媲美合資車,甚至很多車型綜合優勢遠超同級合資車,可以擺脫6年前針對國產車“生鏽、異響、高油耗”的觀念了。

如果預算超過20萬,那或許更在意車輛動力效能、操控性、舒適性等,那不得不說合資車的優勢確實比國產車大。

3、提車時幾件事要當心。

提車時,記得驗車,謹防遇到庫存車、運損車、試駕車等情況,一般國產車

出廠時間

最好在5個月以內,因為時間長了,在外面風吹雨淋,多少會有些小瑕疵。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驗車時,仔細圍繞車身看看有沒有磕磕碰碰、劃痕一類的, 新車在運輸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磕碰的情況。透過查詢車架號,可以看看新車的出廠記錄,以防遇到準新車、試駕車。

最後記得從4S店拿上綠本(機動車登記證書)、合格證、行駛證、購車發票、備用鑰匙等資料。

4、新車保養的那些“坑”別再走了。

買車時,可能4S店會捆綁銷售,比如推薦新車保養套餐,一定要問清楚具體保養的專案包括哪些,哪些需要額外付費等情況,一般來說,這類套餐並不划算,新車前三年可能都會選擇在4S店保養,但是過了質保期,很多老司機都不會去4S店保養,畢竟太貴。

工薪族,1年開不到1萬公里,想買車要三思,這些事買車後才知道

如果在外面維修店保養,記得找規模較大的正規店,像換機油、機濾時,車主儘量在愛車旁邊,以防個別維修人員“以次充好”。

總之,買車這件事,如果考慮經濟,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用車需求,做一個詳細計劃或者預算,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避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