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菜單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特斯拉自稱擁有最安全的電池熱管理技術,卻在近日被再次啪啪打臉。林志穎駕駛特斯拉正面碰撞自燃、杭州車主碰撞底盤後自燃,兩起事故僅僅相隔一天。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特斯拉“一撞就燃”,特斯拉的電池熱管理技術可不可靠?經過對事故的梳理後,我們發現其中存在4大疑點。

疑問一:為何主動安全系統並未生效?

從媒體曝光的事故現場影片來看,林志穎在駕駛特斯拉model x掉頭後,以並不快的速度撞上了匝道隔離帶。眾所周知,特斯拉全系車型均配備有主動安全系統,對於即將發生的碰撞,無論是處於開啟駕駛輔助,還是未開啟的情況下,都會採取主動緊急制動。而從影片來看,面對體型巨大的隔離帶,車輛並未採取明顯制動,以及變道避險等安全動作,這是否意味著特斯拉的主動安全系統在關鍵遇險時刻,並不能正常開啟?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疑問二:氣囊保護不了駕駛員?

據現場施救人員陳述,撞擊發生後林志穎意識不清,無法說話。後經醫院方面證實,林志穎顏面骨折、肩膀肱骨粉碎性骨折以及輕微的腦受傷。這就提出了一個疑問?特斯拉model x的安全氣囊為什麼沒有保護住林志穎?

目前,有網友說當時的氣囊沒有開啟;也有人從現場影片看到副駕駛的中控臺有白色的物體散落,可能現場氣囊打開了。顯然如此猛烈地撞擊,氣囊未開啟不合理,如果打開了,駕駛員卻受傷嚴重,也不合理。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要知道,安全氣囊的第一個專利始於1958年,是汽車被動安全技術中技術含量很高的產品,經過數十年的技術積累、迭代,已經是汽車產品必備的安全配置,且需要近乎於100%的可靠性,因為它是發生安全事故時,駕駛員的第二道保護,第一道是安全帶。

特斯拉MODEL X整車配備了5個氣囊,在駕駛位除了配備方向盤氣囊,還配有前後排側氣簾,理論上在發生碰撞時,能夠有效保護駕駛員安全。然而,從林志穎的傷情來看,顯然結果沒有達到氣囊應起到的重要作用。

疑問三:為何林志穎無法主動逃生?

對於車輛碰撞安全,各大車企均以設定吸能潰縮區來增強車內人員安全性。但此次特斯拉MODEL X在碰撞後卻將林志穎卡在車內,無法逃生。要知道賽車手是要經過逃生培訓的,如何以最快速度逃生是他們的必修課程,這對於有著豐富經驗的賽車手林志穎來說亦是如此,如果換成一名普通的車主被關在特斯拉里呢?結果恐怕更慘。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據瞭解,出現事故的MODEL X採用一體式鑄造車身,並據特斯拉表示擁有高強度車身架構,理應在碰撞時能保證駕駛室不出現任何形變,確保車內人員能順利逃生。但此次事故卻在非高速碰撞下,導致駕駛室變形,若無路人救助,林志穎根本無法主動逃生。如此表現對於始終宣傳安全出眾的特斯拉來說,又是否屬於一個正常水平?

疑問四:特斯拉為何“一撞就燃”?

最後,也是最險些危及林志穎性命的,便是碰撞後車輛發生起火燃燒。據救出林志穎父子的工人彭裕弘稱:“聽到‘砰’一聲後,當時車頭就有些微火勢,火勢也逐漸擴大,他趕緊將2人救出來,不到5秒,火勢就蔓延到駕駛座了。”可見,火焰蔓延的速度之快是頃刻間的,這又如何讓人不對特斯拉的安全性、電池熱管理系統,以及電池本身安全產生質疑?

據瞭解,林志穎駕駛的MODEL X發生正面碰撞,由於車輛前方為行李廂,並且本身就具有潰縮屬性,理應對動力電池包的碰撞力相對較小,但卻仍舊出現了迅速燃燒與蔓延,甚至在車輛被拖吊時還出現了二次起火。

對於新能源汽車碰撞起火,中汽中心有報告顯示:“在交通碰撞事故中最考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全的是車輛側面與柱狀結構發生碰撞的事故形態。因為汽車前後有發動機艙和後備箱,碰撞吸能潰縮的空間充裕,一般正面和尾部的碰撞很難傷及動力電池包,但是如果碰撞發生在側面,車輛沒有太多形變空間,而且相比於側面壁障碰撞,側面柱碰撞過程中車輛受力更集中、車身結構變形量更大,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的威脅更大,一旦碰撞力傳遞給動力電池包,導致擠壓變形、內部短路,很容易引發動力電池著火爆炸。”

對於起火原因,截止目前特斯拉官方並未釋出宣告。特斯拉官方客服則表示:“車輛駕駛位附近並無易燃材質。”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竟讓以安全著稱的特斯拉如此快速地出現自燃。

排除外在可燃物的可能後,林志穎駕駛的MODEL X很可能是由於電池受到撞擊,造成起火。要知道,特斯拉為了讓車輛擁有更長的續航,更強的能量密度,此前大部分車型採用的均為三元鋰電池,更採用了號稱“最安全”的電池管理系統,可卻依然無法避免碰撞後燃燒的發生。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對於三元鋰電池,其特性便是活性強且爆溫較低,尤其是車輛發生碰撞、動力電池遭受撞擊時,電池內部隔膜被破壞,便會導致電池內部瞬間短路,產生超過以往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電流,併產生大量的熱量,進而發生爆燃,隨即宛如鞭炮般進行蔓延。

並且,由於鋰離子的活躍,燃燒中的鋰電池很難撲滅,在常溫狀態下遇見水就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而在點燃的情況下也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化學反應繼續燃燒,因此新能源車一旦發生起火燃燒的情況,無論用水還是普通的滅火器都無法瞬間撲滅,通常只能等待電池自身燃燒完成後才能撲滅火焰。對應車輛起火時間、蔓延速度以及二次燃燒,是否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佐證,事故中最大的易燃物本就是電池組?

四大疑問 特斯拉為什麼 “一撞就燃”?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三元鋰電池的特性,其本身就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但其實對於新能源車來說,眾所周知都會透過嚴苛的測試,並透過電池管理系統,來避免車輛碰撞後迅速燃燒。甚至國內GB 38031-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明確指出,電池單體發生熱失控後,電池系統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為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但卻不知為何特斯拉卻沒做到,也讓人質疑其“最安全”的電池熱管理技術是如何體現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罪魁禍首”就是電池組,那麼特斯拉“一碰就燃”是否意味著其“最安全電池管理系統”形同虛設?特斯拉是否要對此承擔主要責任?

寫到最後:

實際上,特斯拉的安全問題一直被廣泛質疑,無論是“剎車失靈”、“自燃”,亦或是“駕駛輔助失靈”,都讓公眾和安全監管部門高度關注。隨著林志穎撞車事件的細節被媒體逐一曝光,對於特斯拉是否真正安全的疑問也就越多。我們將持續關注該事件的進展,因為在關乎消費者生命安全的問題上,沒有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