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菜單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作為消費者,你願意為車廠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買單嗎?

也許是當下的汽車市場競爭太激烈,內卷極為嚴重,其中在兵家必爭的輔助駕駛領域,大家更是打得頭破血流。

尤其是營銷感知點最強的硬體層面,從鐳射雷達到晶片算力,殘酷的駕駛輔助軍備競賽背後是一種頗為嚴重的「浪費」。因為對於絕大部分車企來說,高階自動駕駛至今仍是「期貨」。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無論是技術發展還是法規限定,目前駕駛輔助的量產技術能力至今都未能突破 L3,實際上這對硬體的要求並不苛刻。不過一旦技術邁過 L3,演算法對硬體的需求就會直線上升,所以現如今高算力晶片、鐳射雷達的上車更大的意義是為了「預埋」,為今後的高階駕駛輔助打好硬體基礎。但這份“高階基礎”,在現階段的軟體水平下,只能說是錦上添花。

那消費者到底還需要等多久?行業內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在相關法規沒有準備就緒的情況下,一切都還是不確定。

功能開通時間和硬體上車時間的割裂就帶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晶片的摩爾定律。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按照摩爾定律,晶片效能每隔 18 個月就會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雖然當下的晶片發展已經很難達到如此高的迭代速度,但基本邏輯還是在的,這就是為什麼數碼圈常說「買新不買舊」的道理。

但在軟體落地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提前預埋高價值硬體,在某種程度上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等於虧錢。因為它往往會催生兩種情況:要麼就是你買車的時候,技術還沒上;要麼就是好不容易等到技術上了,更好的晶片出來了。

基於無法確定的時間差,怎麼算都不算穩贏。

事實上,當下大多數使用者對於駕駛輔助的需求也很簡單,他們要的就是安全、穩定、可以持續迭代。激進的技術路線固然會吸引一部分人嚐鮮,但並不適用保守的多數派,安全穩定的解決方案才會圈粉更多的人,這跟中國消費者買車更注重皮實耐用是一個道理。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這一點,從頭部品牌輔助駕駛功能的選裝率上,就可以看出端倪。拋開選裝價格的因素,也許對於絕大多數買家來說,基礎的 LCC、AEB 等功能就已經夠用了。

市場總是兩面的,有人追求極致的嚐鮮,也有一群務實的使用者,他們明白自己要什麼,以及為什麼買單。那麼,消費者有沒有「務實」一點的選擇?

還真有,

比如我最近看到的自遊家 NV。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說實話,自遊家 NV 駕駛輔助技術的賬面資料在行業內算不上拔尖,但確實處處戳到了大多數消費者的痛點。

先說配置,自遊家 NV 搭載了地平線的征程 2 晶片以及1 顆高畫質前視攝像頭與 5 顆毫米波雷達組成的感測器系統,採用地平線的 Matrix Mono 單目視覺感知方案。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基於如此高性價比的硬體組合,自遊家 NV 全系標配了 24 項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包括 AEB(自動緊急制動)、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LCC(車道居中控制)、LCA (變道輔助)、BSD(盲區監測)、APA(全自動泊車)等功能,達到L2+智慧輔助駕駛能力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可以說上述的每一項功能都非常的實用,它們都是駕駛者日常行車中高頻使用到的配置,對於增強行車的安全性以及分擔使用者駕駛壓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功能足夠的聰明好用。

而自遊家這套駕駛輔助方案針對中國路況進行了「特定場景最佳化」,如複雜車道線/施工區的識別,兩輪車、代步車、三輪車等中國特色交通工具的識別等。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與此同時,5 顆毫米波雷達組成了一個覆蓋360°的感知範圍,幫助車輛提升其在變道輔助和盲區監測時的安全性,透過數千萬公里的道路驗證可以證實,它們在大風、大雨、冰雹等惡劣天氣下依然能夠保證有穩定的識別能力。

最重要,量產即交付。

有人愛吃沙拉,有人愛吃牛排,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自遊家NV目前的這套方案走的是「實用主義」路線——從官方獲悉,自遊家NV支援使用者「按需升級」。

自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自遊家NV支援全系硬體付費升級至SuperDrive AAD,擁有兩顆地平線征程 5 晶片,AI算力 256 TOPS。感知硬體也升級到了 7 顆 ADAS 攝像頭(2 顆前置 800 萬畫素、4 顆側視、1 顆後視)、4 顆環視、1 顆駕駛員感知攝像頭和 5 顆毫米波雷達。

不僅可以實現高速導航輔助駕駛,還可以做到城市導航輔助駕駛。

而這也是因為自遊家 NV 從底層就支援硬體的升級迭代早已預留了高算力晶片的升級介面,讓升級硬體就像電腦換顯示卡那般簡單。

所以自遊家 NV 並沒有提前去預埋大量的硬體,而是搭載了目前最實用的 L2+ 軟硬體組合。他們希望等待高階駕駛輔助的演算法完全成熟之後,再根據使用者的實際選裝需求同步將硬體上車,這就打破軟硬體的時間差,避免了使用者不確定性的提前投入。

車企們的輔助駕駛軍備競賽,迴歸到使用者體驗還剩幾成?

軟硬體想升級再升級,一切從需求走,充分尊重消費者的意願,這是自遊家獨特的產品邏輯。這雖然意味著自遊家在駕駛輔助的營銷上少了很多「噱頭」,但作為一種為消費者錢包考慮的做法,其在新造車圈屬實珍貴。

基於這種務實的產品策略,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上市的自遊家 NV 會給大家一個驚喜的價格,你期待的售價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