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菜單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如果您是一位孩子的家長,聽到“應試教育”這個詞,應該有一種“無奈”的感覺——明知不妥、明知可能培養出的會是高分低能的孩子,但由於內卷嚴重,又不得不隨波逐流。

教育領域如此,造車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迎合測試機構的 “碰撞考試”,一味地在被測試的部位強化;為了迎合行業媒體的“油耗考試”,特意最佳化工況表現……

這麼做真的好嗎?例如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許多人會發現這些“考試成績”很好的車,或者在真遇到事故的時候,並不能給駕乘者提供很好的保護,亦或者日常駕駛時絲毫感覺不出動力強勁,相反對應的可能是油耗高、可靠性差……

伴隨認知的轉變,一些有能力、有膽識的家長,開始向“應試教育”挑戰,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培養出真正有能力的孩子來。同樣的,伴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消費者認知能力的提升,這也讓一些廠商有了向“應試教育”挑戰的可能。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江鈴福特科技的全新車型領睿於2021年廣州車展首秀以後,已於2022年2月14日開啟預售,並推出了鉑領型、尊領型、尊領型PLUS三款車型,預售價分別為15。88萬元、17。88萬元、18。88萬元。3月14日,領睿又推出了預售價為14。88萬元精領型。以目前的訊息看,領睿全系將在2022年3月底之前正式上市。

為什麼在此提到領睿?因為在車雲菌看來,它將是一款挑戰“應試教育”的典型代表。領睿的產品策略,在很多方面並未完全遵循“考試規則”,而是更傾向於打造讓目標群體更為滿意的車型。也正是基於這一點,領睿從釋出之日起,即引發了目標群體的廣泛關注。

那麼,領睿到底是怎麼做的呢?它的這種做法,又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

整體設計:打破“唯長度論”的怪圈

中國消費者喜歡“大車”,這與中國的家庭特點(尊敬長輩、經常聚會)相關,本無可厚非。然而對於“大”的理解,卻往往存在一些誤讀。

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業內人士,喜歡用車長來評論車型的大小甚至級別。類似“車長超過4。7米,已跨入中型SUV的行列”的說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於是很多廠商投其所好,在車身的縱向尺寸上做文章。在合資圈子裡,則體現為各種“L版”車型。

然而真正從專業的車型研發角度看,車身寬度才是一款車級別的決定性因素。例如我們感覺漢蘭達、銳界這樣的車乘坐起來要比RAV4榮放、銳際這樣的車更舒服,往往並不是因為其縱向空間更大,而是橫向空間更寬闊。

注意,橫向空間不僅僅影響肘部空間,同時也會影響到後排座椅整體設計等方方面面。所有這些如果歸納起來,就對應為“級別”二字。而對應到消費者,則體現為坐起來感覺“更高階”,跑長途“更舒適”、“更不易疲勞”。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然後我們再看領睿,就會感覺到它和常規的做法有何不同了。單看4630mm的長度,雖然也超過了RAV4榮放(4600mm)、探嶽(4598mm)等競品,但大體仍屬一個範疇。然而注意看領睿的寬度,達到1935mm。這個寬度甚至超過了漢蘭達(1930mm)和銳界(1925mm),而顯著超越了RAV4榮放(1855mm)和探嶽(1860mm)。

注:寬度不同於長度。寬度80-100mm的差值就意味著跨級,大家可以等比例計算它相當於長度增加多少(大致相當於200-300mm)。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領睿的車內乘坐感其實是與漢蘭達、銳界這類中型SUV相當的。例如領睿的橫向空間,前排肩部能達到1494mm,後排也能達到1484mm,這是RAV4、探嶽等競品很難實現的。更寬的空間帶來更最佳化的座椅佈局,也讓它的縱向空間、295mm後排中央通道空間都顯著優於緊湊級SUV,而直接比肩中型SUV。

這麼做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呢?這就好比一個畢業生。直接看他的成績單,可能感覺並不拔尖兒,面試時不見得脫穎而出,但實際上一旦到了用人單位,他的能力就會顯現出來,最後被重用、成長為骨幹。

效能標定:不拼極限加速,那拼什麼?

效能肯定是消費者注重的,關鍵是什麼樣的效能才是真正讓消費者滿意的。起初大家看引數,後來發現引數與實際表現不一致,於是開始看各種測試,漸漸把0-100km/h加速作為衡量效能的標準。

然而事實上,“零百加速”與日常駕駛從工程學上來說完全是兩回事,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發現,許多零百加速成績好的車卻並不好開的原因。更有甚者,一些廠商為了迎合這個測試,盲目配備大排量的發動機。消費者一時衝動買入後,發現這種“過剩”的效能自己根本用不上,相反卻要承受更高的購買價格、更高的油耗以及更高的養護成本。

領睿採取了“務實”的態度——透過技術革新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盲目堆砌排量。與此同時,在技術應用和匹配上,更側重於提升日常駕駛的動力響應性、平順性、經濟性以及可靠性。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領睿所配備的福特EcoBoost170 1。5T發動機為EcoBoost系列的最新機型。從資料看,它170馬力的功率或許算不上同排量機型最強,但它卻擁有同級最高的260牛·米扭矩。

調校上側重扭矩而非功率,這就典型的“務實型”設計。一直以來,大多數專業人士都會以功率“論英雄”,殊不知強大的扭矩輸出才是日常駕駛最需要的。

不僅如此,這款EcoBoost170發動機還採用了霍尼韋爾小慣量高速渦輪增壓器,有效提升進氣效率,這也是領睿雖然車身寬大,但開起來卻非常輕盈,日常駕駛動力隨踩隨到的根源。

與此同時,這款發動機在能效方面的技術應用可謂竭盡所能。例如採用DVVT中控組合式的凸輪軸、可變排量的機油泵等等,並匹配傳動效率高達97%的麥格納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讓領睿擁有低至7。5L的WLTC綜合油耗。順便說一下,從2021年7月開始,我國乘用車燃油消耗量測試迴圈標準由NEDC切換為WLTC了。簡單來說,NEDC是完美工況,理論來說基本不能實現,而WLTC更符合真實駕駛路況,更有參考性。

領睿所匹配的變速器也體現出同樣的特點。這款7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源自麥格納。同款變速器,也被配備在賓士GLB、寶馬X1L等豪華品牌SUV上。

這款變速器之所以被這些廠商看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其高效、可靠。它的電子冷卻泵可以有效避免早期雙離合變速器的過熱問題,97%的傳動效率更是業內領先。

同樣的,以上這些很少會被專業人士深究,消費者購車的時候也不一定會弄明白。但最終的結果,是使用者用車的體驗好,並轉化為口碑。

安全:除了拿五星,什麼更重要?

一說到安全,大家第一反應就是“碰撞幾顆星”。然而接踵而來的就是各種“應試教育”,導致大部分車型都能“拿五星”。C-NCAP也一度被人調侃為“五星俱樂部”。

那麼一款車的安全到底該怎麼看?首先,測試成績還是需要的,但它只代表了被動安全。像領睿最近釋出的精領型,雖然是入門款,但被動安全也做得相當到位——車身採用了飛機級高強度車體材質-關鍵部位1500Mpa高強度硼鋼、360°籠式環形車身骨架、全系標配全方位覆蓋的6枚氣囊、博世ESP 9。3高動態版、HHC坡道輔助系統+HDC陡坡緩降系統等。

然而,這並非重點。重點在於領睿對於主動安全的注重。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這裡又存在一定的誤區。例如一般專業人士把ABS、ESP這些認定為主動安全裝備,而習慣於把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主動剎車系統等等,則歸入智慧駕駛的範疇。這使得智慧駕駛輔助往往只會出現在一些高階新勢力是純電產品上,在同級燃油車上,則作為“智駕”的噱頭,大多隻提供給高配甚至頂配車款。

然而事實上,上述的這些技術,現階段更大的價值在於主動安全,而非“智慧駕駛”。例如,它們更多地是解決駕駛者的疏忽問題,而非取代駕駛者來操縱車輛。

由於此類技術可以有效杜絕駕駛者疏忽引發的事故,或大幅度降低駕駛者疏忽所引發事故帶來的傷害,它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要比“碰撞五星”更具價值。

對此,大家可以這樣想。有多少車主真的用上“五星防護”?真發生事故了,“五星防護”有多少防護效果?相反,防患於未然,規避事故的發生,不僅可以真正讓駕乘者遠離傷害,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常規事故(不危及生命)所帶來的車輛損失(維修費用、二手車折價等)。

然後再看領睿。它從預售價15。88萬元的鉑領型開始,即配備了福特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這樣的配置組合方式,在同級合資車裡是不多見的(例如探嶽,要到26。49萬元的頂配車款才提供智駕輔助)。

很顯然,此類技術現階段並沒有“應試考試”,但它卻能帶給車主實實在在的價值。

智慧化:打破“家族傳承”的怪圈

合資品牌的車機問題是老調重彈了。這背後,與合資品牌的機制相關,例如盲目追求全球體系的一致性,導致了無法利用中國在車機產業鏈上的技術紅利。而實際上,符合全球體系的車機,卻很難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中獲得勝出——就連海外以車機智慧見長的特斯拉,這方面在中國市場不也飽受詬病嗎?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很慶幸,領睿沒有這麼“軸”。設計之初,它的車機系統就充分利用到了中國智慧化產業鏈的技術優勢。因此,領睿在智慧化的亮點,絕不只是雙屏這麼簡單。它所採用的騰訊TAI4。0智慧車機系統,涵蓋了當下最新一代智慧化車機的各個功能模組,諸如OTA、遠端手機互聯、個性化定製、全功能語音識別、支援CarLife、HiCar等等。

除此之外,基於騰訊生態,它還有許多符合主流群體使用習慣的便捷功能,例如微信一鍵啟動、騰訊智駕地圖、騰訊小場景等等。總之,這種產品和技術策略,讓領睿在車機方面全面超越合資同級車的同時,還更具價效比。

效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梳理至此,我們再來看領睿這麼做到底會帶來怎樣的效果。

如前所述,首先領睿是以中型SUV的身份參與到緊湊型SUV的市場競爭中,它在舒適度這個層面可以擁有明顯的優勢。

而在具備如此優勢的情況下,它又能以意想不到的價格,提供給主流消費者最合適的配備。對此我們不妨做幾個簡單的對比。

挑戰“應試教育” 領睿的產品策略能成功嗎?

例如,如果你對車的用料很看重,大機率會選擇德系的探嶽,但是探嶽的入門版售價高達20。49萬元,而福特的領睿精領型,只需要14。88萬元就可以享受到媲美德系的紮實用料。差價達到接近6萬元。

智慧化車機方面,RAV4榮放這些競品做的也不錯,但仍無法像領睿這樣支援OTA,也沒有CarLife和HiCar。更關鍵的,是2。0L的RAV4榮放動力性是無法與1。5T的領睿相提並論的,而要同等的效能表現只能選擇雙擎版,同等配置下價格則直接升至25萬元左右。而領睿精領型,14。88萬元這些都有了。

再看CR-V,它倒是可以提供同等效能的發動機。然而16。98萬元入門經典版的CR-V內裝依然很“素”——沒有全皮的座椅,方向盤也沒有皮革包裹。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即便是選擇20萬元以上的CR-V 1。5T兩驅頂配,它依然只能提供非常普通的、只有7英寸中控屏的車機。車機的功能,則更是簡單到語音控制只支援打電話(而不像領睿除了語音控制電話以外,還能控制整個多媒體、導航、空調、天窗等)。至於OTA、CarLife等等,更是無從談起。

最後的結果就是,作為中型SUV的領睿直接對合資競品帶來降維式打擊,更寬大舒適,動力配備剛剛好,配置齊全的情況下還具備很強的價格優勢——這難道不是“你你你”這些目標群體最想要的嗎?

總結

面對考試,誰都想考個好成績。但好成績就一定好嗎?關鍵是為了好成績,或犧牲了可靠性,或犧牲了油耗,或犧牲了價效比,或犧牲了……這對於消費者而言一定是合適的嗎?

領睿的做法到底能不能成功,我們目前無法下定論。然而我們真心希望它能成功。更希望透過它的成功,帶給市場產品研發層面一些啟示——或許,放棄應試思維,開發目標群體真正想要的產品,才是面對當下與未來市場更合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