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菜單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201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為奴十二年》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

你們看看種植園的黑奴,哪一個不是用命摘棉花,我一直不以為是奴隸主的問題,而是這個社會的問題。這是一個用命拼的時代,你可以選擇安逸地只摘100磅棉花,但你就要選擇安逸帶來的鞭刑,人是可以控制自己摘的棉花的數量的,我們都可以。

故事講述的是1841年,一個原本自由的黑人被誘騙拐賣成為奴隸,最終重獲自由的故事。

2021年的開年,這段臺詞經過改編後極不恰當的出現在了一則公司員工猝死的新聞評論中,而且發貼的當事人竟然就是涉事企業拼多多。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網民的憤怒不止於拼多多對員工生命的如此冷漠,更是對拼多多極不負責任的種種甩鍋行為。

先是拒絕承認釋出過不實資訊,後被知乎官方證實打臉。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然後又透過死者家屬之口,希望擺脫此次的輿論危機。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網友發現發朋友圈是死者父親自己截的,發了2分鐘,就給拼多多截圖。)

最後拼多多不得不拉出供應商獻祭:

內卷時代的抗卷指南

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竟然下放到供應商手裡,公關部門掩人耳目的手段之拙劣,令人瞠目。

儘管如此,拼多多的股票還是在經歷小幅下跌後繼續上漲,小姑娘的猝死並不能打擊投資者對拼多多的信心。

上次看到有關的拼多多的新聞是拼多多的一位員工在小便池裡解大便的新聞,由於拼多多的瘋狂擴張,公司的衛生間甚至都不夠用。管理混亂、員工猝死都是拼多多瘋狂擴張帶來的問題。

其實自從去年馬老師那句996是福報,就已經能感受到網際網路行業的內捲了。

“百度資深研發工程師”知乎使用者“日拱一卒”認為,網際網路天生具備壟斷屬性,一旦成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即可獨佔利潤。老二、老三還能喝點湯,後面的則可能輸掉底褲。每個團隊都只能拼命加快產品迭代、更快地佔領市場。

網際網路行業的玩法和傳統行業的創業玩法不同,網際網路行業一旦核心邏輯被驗證,就會透過風險投資去燒錢搶客戶、佔市場份額。在馬太效應之下,跑得越快的公司拿到的融資越多,就有更大的希望迴圈往復,做大做強。

其實這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個道理,教育行業早都這樣了,只不過網際網路行業重新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

20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工業發展迅猛,剛起步不久的英特爾公司,記憶體業務也受到日本競爭對手的巨大沖擊,被“搶走”了不少生意。看似好像日本努力贏得了這個產業的勝利,但這其實正是英特爾主動做出的選擇,放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的記憶體業務,將精力集中在了更高階、更有價值的領域。

因此,當日本的成本低於歐美時,歐美的工人,會被日本內卷;

當中國的成本低於日本時,日本工人又會被中國勞動力所替代;

現在,當成本更低廉的東南亞工人崛起時,我們感受到被衝擊,是再正常不過的歷史程序。

當然,再廉價的勞動力,也無法永遠保有競爭優勢,因為,87%的製造業工作甚至大量“白領”崗位,都將被機器取代。

內卷化,既不是剛剛開始,也不會馬上停止,它不是由於社會成員之間的互相競爭而起,而更像是一股席捲世界的浪潮,洶湧而來。

在內卷時代來臨的時候,機構要像美國那樣的主動選擇更高階、更有價值的領域。不能像日本那樣做被動靠卷才能贏得的領域;所以人民日報會批評巨頭:“掌握著海量資料、先進演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隻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而個人也要能夠捨得,要時刻審視自己的圈子,要有能力隨時跳出內卷的舒適圈。

這種人才需求很像新加坡倡導培養的“π”型人才,即掌握兩個或多個深層知識領域,同時透過其他領域的一般知識和能力來達到平衡。它能在面對社會的快速增長和變化時,增強彈性和靈活性。π型人才兼顧工作與激情,兩種技能不斷迭代更新,能更加自信地面對變化多端的市場,這種人才有可能會席捲全球。

內卷時代,我們要努力,但更要選擇努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