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菜單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立孩子內心的秩序,建立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不是為了培養出聽話卻麻木、隱忍的“懂事”小大人。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見一位博主講述了一段自己在高鐵上的經歷:

博主坐高鐵,座位後面是一對母子,孩子大約6歲左右,總是拿腳使勁踢博主的椅子,持續了上百下。

博主就回頭跟孩子媽媽說:

“能不能請您,讓孩子別踢我椅子了?”

孩子媽媽隨即對孩子說:

“別踢了,阿姨生氣了。”

小孩子乖乖聽話,停止了搗亂。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正如博主所說的,這位媽媽的教育方式一開始就錯了。在這種教育下,孩子並沒有建立

正確的是非觀

,並沒有意識到,他做錯的是“踢凳子”的行為。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加上父母的教訓總是把矛頭引向別人,小孩自然就學會了,把能賴在別人身上的都賴在別人身上,包括也能把矛頭指向教他這樣做的父母。

許多家長在評論區表示共鳴:父母的待人接物、三觀水平都隱形地傳遞給後代了,做父母前,要先做好自己。

但也有家長認為,帶好孩子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既然孩子安靜下來,那麼管教的目的就已經完成。

但實際上,把責任歸咎於他人,是一種偷懶且不負責任的教育。

1.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

“快回家吧,要不媽媽生氣了!”“你再不好好吃飯,奶奶生氣了!”

等等。

大人們似乎認為,只要讓孩子意識到家長生氣了就會乖乖地聽話。

表面上,這種教育方式確實很有效,大多數情況下,當孩子聽到這樣的話,都會停止自己的行為,順從家長的意願。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然而,事實上,家長總是對孩子說“我生氣了”,就是

企圖在用自己的情緒操控孩子

,這樣的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研究顯示,對6歲前孩子經常性生氣,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久而久之,為了不惹別人生氣,為別人而活成了他不得不接受的現實。

這樣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活得很累,也很難得開心。

一方面,他需要刻意去討好周圍的每個人來認可自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他自己的需求也在蠢蠢欲動,這就很容易導致他陷入一種矛盾的境地。

不迎合別人,他會覺得自己不好,有一種罪惡感、恐慌感,就好比當年惹媽媽奶奶生氣的感覺。

其次,

這種情緒上的控制,並不能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為

。致使孩子在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上,依靠的是他人的情緒表現,而非事情本身。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家長是最細緻、最有才幹的雕塑家。”

大人們努力的想把孩子雕塑成人見人愛、乖巧懂事的模樣,卻沒有發現,在孩子的乖巧懂事背後,仍然是錯誤的價值導向。

2.

“你看其他的小朋友都沒哭,所以你也不能哭。

你再這樣媽媽要生氣了。

都怪這個護士姐姐,把我的寶寶扎痛了!打她打她。”

把道德規則具體化,用“其他人的評價”表現出來。這種方式,在孩子缺乏理解能力的幼兒階段總是屢試不爽。

家長總覺得孩子還沒長大,但其實,幼兒大腦發育卻遠比想象的要迅速。

腦科學相關研究表明,

3-7歲的孩子理解能力已經逐步成型,可以很清楚掌握對錯概念。

兒童對世界的認識,是從父母開始的。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面對孩子的不安,父母總是擺出一副手足無措和不耐煩的態度,一心只想快點讓孩子不哭,卻不想告訴孩子

“為什麼不要哭”

,沒有選擇試圖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她好好溝通。

孩子的眼裡將充斥著這樣“以終為始”、結果導向的教育,對未來的成長十分不利。

他首先認識的是,媽媽怎樣跟自己說話,爸爸怎樣對待媽媽。由此而生成了關於善惡最初的概念和理解。

同時,孩子的大腦又沒有那麼靈光,只有簡單的應激反應功能,只能記住直接推匯出來的結論。

如果告訴孩子“再吵媽媽就生氣了”,孩子直接推出來結論會是“媽媽不生氣的話我吵鬧就無所謂”,而不會意識到“我這樣做是錯的”。

遺憾的是,許多父母為了“省事”,表面上是培養出了聽話的孩子,實際卻有意或無意地跳過了真正的價值觀形成環節。

3.

小時候,我媽經常會嚇唬我,再不聽話,警察叔叔就要來把你抓走喔。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恰好我有個叔叔真的是警察,每次他來我家做客我都表現得特別乖,因為總聯想到穿著制服來把我抓走的樣子。一度讓我對家裡來訪的親戚十分恐懼。

後來長大了上了網,才知道這種恐嚇普遍存在於幼兒世界,還有不同的職業版本:

“再不聽話,醫生就要來給你打針喔。

再不聽話,就要去掃大街喔。”

……

且不說這樣的恐嚇對職業本身的冒犯,且不說會使孩子在需要幫助的時候不信任警察、不信任醫院,就單單是這種歸因本身,也存在很大的問題。

“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是利用孩子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別鬧了你看前面的阿姨都生氣了”

,是利用孩子對負面評價的迴避心理。

實際上都是在

借用他人的權威為孩子樹立道德標準

。在孩子的心裡,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還充滿困惑。

錯誤的歸因不但不能幫助理解,還容易讓孩子形成性格極端,其中一個極端就是患得患失,永遠生活在別人的眼光裡。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4.

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呢?

遇到問題,家長先保持冷靜

對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媽媽們要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用生氣來管教孩子。

如果孩子出現反常的舉動,比如突然不聽媽媽話了,大哭大鬧,家長們首先要保持冷靜,如果覺得很生氣也要先壓住火氣,仔細想想孩子哭鬧是不是有他的原因。

可以用輕柔的語氣詢問他:是不是病了累了,還是在幼兒園受欺負了,瞭解情況之後再撫慰孩子,在平復孩子心情的同時,爸爸媽媽的火氣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比如亂扔東西,或者說粗話等等,也可以嘗試著先耐心地引導他,告訴他“要將東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講文明,不能隨便說粗話。”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看到孩子認真地改正了,爸爸媽媽要及時誇獎,讓他感覺到自己這樣的行為能受到表揚,他就會高興起來。

別用大人的理念,分析孩子行為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樂的世界,有他喜歡的遊戲方法,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瞭解的,所以爸爸媽媽認為孩子不應該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覺得沒什麼不對的,就是可以這麼做。

這樣一來,如果爸爸媽媽生氣了,他就會更加疑惑,甚至懷疑自己,產生自卑了。

比如說,孩子正在用蒼蠅拍打蒼蠅,他是把它當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媽媽卻不懂他的想法,馬上命令他:

"快把這個髒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媽媽就生氣了!"

這時候孩子會覺得媽媽連玩具都不讓他玩了,很傷心。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其實媽媽不妨嘗試一下,跟著孩子一起玩,拿著拍子跟他一起拍,一邊問他

:"寶寶告訴媽媽,你在幹什麼呢?"

玩過之後再帶孩子去洗手,並告訴他:

"蒼蠅拍是打蒼蠅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細菌,寶寶如果一定要玩的話,玩過後要把小手洗乾淨,知道嗎?"

不要輕易用生氣制服孩子

許多家長總會時刻盯緊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點小錯,或者有什麼不好的舉動就馬上制止,想從根源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但是這樣做反而更不容易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消失。

而且

如果爸爸媽媽一直管制著孩子,他一犯錯就用生氣來制服他,反而會形成副作用

:使性情較弱的孩子會變得內向自閉鬱悶,而開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會變本加厲故意使壞搗蛋。

其實,如果孩子犯了無傷大雅的小錯,爸爸媽媽大可以裝作不知道,讓孩子嚐到事情的後果,以後自然而然就不會再犯錯了。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孩子長到五六歲後,開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媽媽就可以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引導他,在平時聊天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告訴他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錯誤拿出來分析,幫他改正壞習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用生氣來硬碰硬,會形成反作用

面對爸爸媽媽生氣,比較調皮的孩子也會使出絕招,學著大人一樣用生悶氣的辦法來要挾爸爸媽媽。

這個時候家長們再無奈地妥協,就容易讓孩子形成要挾大人的壞習慣,以為生悶氣爸爸媽媽就拿他沒辦法了,反之,如果家長們繼續生氣,跟孩子硬碰硬,也只會讓矛盾更加激烈。

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

保持好心態,先不要生氣,不給孩子要挾大人的機會

,同時,爸爸媽媽也要儘量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並加以讚賞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信任,給他樹立美德的機會。

“再這樣, 媽媽就生氣了”, 別再用你的情緒操控孩子了

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訴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這等於期待孩子能做到說話算數,是對孩子信任的具體表現,孩子都很重視爸媽對自己的信任,一般會樂意第二天洗澡的。

時常看到網友留言,我特別羨慕自信的孩子,因為他們就算是錯的,也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我就算是對的,也沒有勇氣堅持下去。因為我怕我真的錯了。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建立孩子內心的秩序,建立善惡是非的標準,而不是為了培養出聽話卻麻木、隱忍的“懂事”小大人。

再說了,孩子的懂事,從來不是為了父母的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