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馬龍,頭號輸家

菜單

馬龍,頭號輸家

馬龍,頭號輸家

作者|杜都督 編輯|米利暗

馬龍又輸了。

在最近結束的新鄉wtt世界盃半決賽上,馬龍以3:4憾負王楚欽。

有人說,34歲的馬龍競技狀態已經不復從前,他早就老了。

還有人討論“新週期新領軍”的說法,用來證明龍隊不再耀眼。

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畢竟對馬龍來說,這只是一場輸球而已。

而在成為今天的馬龍之前,他之前輸過太多太多場。

馬龍,頭號輸家

馬龍的強,凡人不可及

現在的馬龍,已經不需要用贏一場球來證明自己了。

在2016年的吉隆坡世乒賽,比賽前,日本導播間拉出了一張中日選手六邊形雷達圖。

評判標準分為六個部分,能直觀看出每個選手的優勢與劣勢。

比如他日選手吉村真晴,力量發球滿格,

但經驗和防守只有兩分

張繼科其他都是滿格,

力量差一格

而輪到馬龍的六邊形圖出現,全場驚呼,因為他每一項素質,都是滿格。

是的,在對手眼裡,馬龍沒有弱點。

馬龍,頭號輸家

日本慣會夸人,“六邊形戰士”、“帝國破壞龍”、“最強中國的最高傑作”這種有些中二的名字,都出自他們之口。

而比起有情感傾向的稱呼,少有人再知道他另一個專屬名詞:

GOAT。

這是一個縮寫,全拼是 greatest of all time,意味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

GOAT馬龍,不是乒壇雙子星馬龍,不是獒龍蟒並稱的馬龍,而是超過前輩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

他球迷們在他34歲生日的時候做了一張圖,有中、英、日三個版本。

上面鐫刻著馬龍的成績,每一行都金光閃閃。

馬龍,頭號輸家

比如。

4年一度的奧運會,2年一度的世錦賽,1年一度的世界盃,拿下這三大賽事冠軍的叫“大滿貫”。

男乒歷史上,只有瑞典的瓦爾德內爾,和我國的孔、劉、張、馬拿過大滿貫。

而馬龍的大滿貫,拿了兩次。

馬龍,頭號輸家

全滿貫,是在大滿貫的基礎上加上“全運會”冠軍。

全運會是公認最難的比賽,即使強如大滿貫選手劉國樑、孔令輝、張繼科,都沒能在單打裡拿過冠軍。

但馬龍拿到了。

全滿貫選手,男乒也只有馬龍。

奧運紀年裡,從倫敦到東京的9年,馬龍拿到了5個冠軍。

他也是乒史上唯一一個衛冕奧運男單的球員,和奧運乒乓史上拿金牌最多的人。

馬龍,頭號輸家

可以這樣說,馬龍的很多成就,都是絕無僅有、沒有之一的。

雖然在他某一段職業生涯中,有人的成就能和他並肩,或者領先。

但是如果把時間線抻長,這男子乒乓條路上更遠、更穩定、更頂尖的,

只有馬龍。

馬龍,頭號輸家

而馬龍最恐怖的,其實是統治力。

在國乒的比賽中,馬龍就是定海神針。

巔峰狀態下的馬龍,連續四屆世乒團體賽,他拿下了22個3:0的成績。

2011年到2012年的56場比賽,他56連勝。

連續四年半,180多場外戰,無一敗績。

在長達36個月的時間裡,馬龍的排名一直是世界第一,無人超越。

馬龍,頭號輸家

圖源:bilibili@弧線

這是什麼概念呢?

最高排名第三的臺灣選手莊智淵曾經說過,自己打了幾十年球,無論和誰打,拼一拼都有可能獲勝,只有對上馬龍,絕無勝利的可能。

兩個字,

恐怖。

因為競技體育永遠是一個重新整理記錄的過程,但馬龍創造的這些歷史,是前人沒有達到,後人也幾乎不可趕超的高度。

有人說,馬龍以一己之力,將乒乓球運動天花板,再抬高了許多。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馬龍宛如一架,只要開機就能贏得勝利的機器。

但在到達巔峰、接受萬人崇拜之前,馬龍度過很長一段飽受關注,又飽受痛苦的時光。

馬龍向下

18歲,在不萊梅世錦賽,來自鞍山初出茅廬的小馬拿到了第一個世界冠軍,創下了當時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紀錄。

之後的亞錦賽,馬龍又拿下了團體、男單、男雙、混雙的冠軍,成了中國“四冠王”。

在一段古早錄影裡,馬龍帶著青澀的傻笑,用大拇指指指自己:

“鞍山小馬發揚龍馬精神,搶班奪巢就在今朝!”

馬龍,頭號輸家

當時的馬龍,全世界對他投以期許的目光,鎂光燈和鮮花掌聲都為他準備。

媒體宣傳,馬龍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劉國樑採訪時候也說,馬龍已可擔當絕對重任,他的實力能夠和王皓相媲美。

大家都期待,馬龍能成為“領軍人物”。

但馬龍自己心裡還是虛的,記者採訪他,談到他的兩個冠軍,馬龍依然皺眉緊蹙:

“那不是自己打的。”

馬龍,頭號輸家

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是這樣,意氣風發的少年總會受挫,飽經風霜的將軍必然折戟。

2010年,在莫斯科的團體賽,女乒隊員以1:3之差,爆冷輸給新加坡。

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女乒九連冠夢碎,那男乒必須拿下。

然而在團體賽上,第一個上場的,世界最年輕冠軍,被寄予厚望的主力馬龍,居然2:3被波爾逆轉,中國隊十分沒有光彩地,輸掉了第一場。

馬龍,頭號輸家

所有人都大失所望。

後面的馬琳扳平了比分,而真正決定勝負的是張繼科。

他連追三局力挽狂瀾,贏下了男團冠軍。

雖然結果有驚無險,但是事後劉國樑說到馬龍這場球,用的詞是

“非常不滿意”。

丟了一場重要的球,馬龍這顆新星突然黯淡了下來。

與此同時,和他同一年的隊友張繼科,突然崛起。

馬龍,頭號輸家

好像就是從這場比賽開始,張繼科向上,馬龍向下。

張繼科和馬龍同一年出生,兩個人幾乎是同時進入國家二隊,後來張繼科卻因為犯錯被退回了省隊。

命運在他們之間第一次分叉。

運動員至關重要的時刻,張繼科被退回省隊,而馬龍漸漸成為了主力。

明明大家起點相同,現在差距越來越大,張繼科只能咬牙猛追。

而張繼科終於戰勝孔令輝、重回國家隊的那年,馬龍拿到了他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北京奧運,馬龍已經可以和王皓馬琳打球,張繼科依然兩手空空;

橫濱世乒賽馬龍輸給冠軍王皓的時候,張繼科連參與資格都沒有。

馬龍,頭號輸家

即使他回到了國家隊,戰勝了馬琳王勵勤,也和馬龍一起去奧地利為國征戰,但是每次和馬龍交手,都幾乎以失敗告終。

張繼科急需一個機會證明自己,這次團體賽力挽狂瀾,就是最好的機會——

終於2010年的直通莫斯科第二段上,張繼科在決賽點就贏了馬龍。

他跪地怒吼,吼的是自己壓抑已久的憤懣,吼的也是自己的不甘。

馬龍,頭號輸家

而在這次團體賽上,他終於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承認。

被壓抑已久的張繼科,總算熬到頭了。

當時張繼科風光無量,他一路連勝奧恰洛夫、王皓,拿下倫敦奧運的男單冠軍。

說一聲“橫空出世”,根本不為過。

馬龍眼睜睜地張繼科的崛起,看著他狀態極佳,贏王勵勤,贏波爾,贏王皓,拿下2012年奧運會的名額——

而他自己,第二次輸給了王皓,止步四強。

馬龍,頭號輸家

男單升國旗奏國歌,張繼科站在領獎臺上,馬龍只能坐在下面眼睜睜地看著,為他鼓掌。

劉國樑曾經說過,馬龍什麼時候拿冠軍是有時間表的。

但是就在馬龍如期走過自己時間軸時,張繼科彎道超車了。

張繼科愈戰愈勇,拿下了世乒賽冠軍,拿下大滿貫,僅僅用了445天,創造了奇蹟。

馬龍,頭號輸家

這種命運的參差令人唏噓,看著一個同期的隊友一步步走上來、贏過你、自己卻接二連三輸給王皓的時候,這種滋味更難熬。

當時大家都把馬龍和張繼科並稱為“雙子星”,但是提起這茬,馬龍有段時間非常自卑:

“把我

和繼

科放在同一層面上比,我就感覺在成績上低他一等。”

奧運結束,兩個人的差距肉眼可見地更大。

馬龍,頭號輸家

馬龍一直沒有自信,在他排名世界第一的時候,面對一個打了10次、贏了9次的對手,仍然肉眼可見地緊張。

贏了球,拿了冠軍,球迷和對手都在誇他,他仍然在自我懷疑:

我真的有這麼厲害嗎?是不是別人沒盡全力?

輸了球更要命,他看到球迷的鼓勵,甚至會一陣陣地鼻酸。

馬龍,頭號輸家

運動員的狀態有巔峰有低谷,那幾年的馬龍又想贏又怕輸,屢屢發揮失常。

連續三年,馬龍都沒有進入世錦賽決賽,連一向誇他的劉國樑都忍不住感嘆:

馬龍已經三次埋葬了自己。

畢竟對於高手如雲的國家隊來說,如果一個人總是輸球,機會不會永遠是他的。

馬龍和張繼科兩個人性格其實是極端,張繼科是桀驁不馴的熱血少年,馬龍是典型好學生好隊長。

張繼科曾經勸過馬龍:

“你別這麼乖,壞一點才能成事。”

馬龍則迴應:

“你別這麼嘚瑟,好好打球。”

馬龍,頭號輸家

2014年,國乒雙子星終於會師在杜塞爾多夫。

兩個人你追我趕,大比分打到3-3,最後一局張繼科原本落後,緊接著連追4球,拿下兩個冠軍點,贏了馬龍。

全場為他歡呼尖叫,張繼科握拳怒吼,繞場一週,狂喜著連續踢碎了兩個廣告牌。

那一刻,沒有人留意默默離開的馬龍。

後來有人評論張繼科:“這一踢,擊碎的不僅是擋板,還有馬龍的全部驕傲。”

馬龍,頭號輸家

痛苦與堅持

當時馬龍很痛苦,情緒最崩潰時,馬龍曾經酒後問母親:“你為什麼要送我去學乒乓球?”

小的時候,馬龍不會打架,只會打球,打不過就哭著打。

肖教練曾經說他,“特別乖,真的,沒有人會不喜歡他”。

後來長大了,比賽壓力過大的時候,馬龍已經不會哭了,目光呆滯眼神空洞,比賽打得不好,教練主動找他談話,他也是機械性地回答。

天蠍座的馬龍,習慣性壓抑自己,痛苦和心酸自己消化,然後在別人面前展現完美的一面。

馬龍,頭號輸家

輸了球,他在鏡頭面前分析的頭頭是道,其實自己回去,就會賭氣不吃飯。

最低谷時候,地鐵裡的人熙熙攘攘,馬龍壓低帽簷,逆著人流走,隊友見狀拉住他,馬龍說:

“真想有人過來撞我一下,我狠狠揍他。”

有人問過秦志戩,馬龍輸哪場球最痛,秦志戩想了想說,他每次輸都痛,都在乎。

對馬龍來說,贏可能是贏一場球,但是輸就是輸一輩子。

他的眼前好像剩下了兩條路,要麼退役,要麼堅持。

馬龍,頭號輸家

然而第一天他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打球了,結果第二天還是第一個到訓練場,最後一個走。

別人練一盆球,他就練兩盆,即使他的回球像教科書一樣標準了,馬龍仍然要求陪練繼續加碼。

和他住在同一個屋子的崔慶磊說,馬龍永遠來的最早,走的最晚,而且回球質量巨高,必須每一拍都全神貫注。

有一次,連陪練都幾乎要哭了:

“都練成這樣了,還不夠,還要繼續!”

馬龍,頭號輸家

國乒隊,永遠是頂尖的天才們較量的地方,比你天才的比你努力,比你努力的比你更天才。

國乓隊有一場廣為流傳的訓話:

“不就是個世界第一,有什麼好驕傲的?這裡誰不是世界第一?”

因為傷病,運動員的訓練量都多多少少會下降,只有馬龍不會。

34度的高溫,馬龍練完覺得不夠疲憊,他給自己加練體能,再繼續加跑一萬米。

馬龍習慣右手持拍,在日復一日的鍛鍊下,他的右臂比左臂還要粗3釐米。

但是為了應戰,他還是會練習用左手吃飯、打球、用滑鼠。

馬龍,頭號輸家

許昕也說過馬龍,他的技術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準備一定是最全面的。

因為對馬龍而言:“當你身處深淵,退無可退的時候,眼前就只剩下了一條路。”

熱愛的背面,居然還是熱愛

所以,2015年蘇州世乒賽,馬龍打敗樊振東、打敗方博、贏得男單冠軍的一剎那,所有人胸口的大石頭都終於放下——

馬龍跳上球桌,向觀眾致意,甚至示意周圍的歡呼聲更大一些。

馬龍,頭號輸家

這對一向壓抑自持的馬龍來說太難得,他急切地需要歡呼聲,因為他等待了太久太久。

從這時起,馬龍迎來了他的全盛時代。

和張繼科的里約決賽,馬龍幾乎站樁輸出,3-0的大比分領先情況下,第四局每贏一個球就要握拳大喊。

他的頭髮打上髮蠟,豎的直直挺挺,眼神堅定,氣場強硬,他再也不是四年前的自己了。

勝利的一剎那,他雙手比心舉過胸前,汗水從他額前頰邊流過。

解說的背景音裡說:“從他四年前輸給張繼科的那天開始,馬龍就開始了里約週期的備戰……”

馬龍,頭號輸家

圖片來源:bilibili 星色の夜空

那一年,他28歲,和前人相比已經不再年輕。年少成名,但大器晚成。

此後的馬龍,好像中國隊的一

利刃。

只要代表五星紅旗升起的比賽,上馬龍永遠是最穩妥的選項,團體賽和排兵佈陣,最大程度上以馬龍能贏為前提。

劉國樑也曾經說過:“不管你們上誰,我們就是馬龍。”

馬龍,頭號輸家

因為180場外戰不輸,他的勝利,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客觀公理。

沒有人擔心,反而除了馬龍自己:“外人看怎麼打都會贏,因為外人不擔心,所以自己更擔心。”

因為所有眼睛都盯著他,所有對手都在研究他,研究他的球風,研究他教科書式的發球套路。

為了和他打一場球,水谷隼整整準備了一個月,輸掉之後,激動地哭了。

劉國樑曾經說過,馬龍的戰術就像包粽子,把別人會密不透風地包起來,這樣的戰術,總要準備得更多。

馬龍,頭號輸家

有人說馬龍和丁寧很像,他們身上的傷越多,成績就會越好,這一次,實在是不能再硬撐。

2019年,他拿到了自己的三連冠,然而身體實在也受不了了。

他的膝蓋已經鈣化,他終於赴美接受手術,手術前他剃光了所有的頭髮,他說,這意味著重新開始。

馬龍,頭號輸家

那時候東京奧運已經不到一年了,他不確定自己那時候恢復的怎樣,也不確定會不會錯過奧運,做這個手術,只是因為想再多打幾年。

失敗、絕望、傷病都不能阻礙他的腳步,同樣,榮譽頭銜再多,也不意味著現下就是終點。

馬龍說:

“因為自己太熱愛乒乓球了,所以有沒有奧運會,我都要接著打。”

當原來的激情變成了成了責任、任務、痛苦,他居然還是想繼續。

他已經拿遍了所有能拿到的榮譽,居然還是想打球。

馬龍熱愛的背面,還是熱愛。

馬龍,頭號輸家

手術後的8個月,馬龍都沒有參與到國際賽事中。

他需要拄著柺杖來到場館,他需要一點一滴,從走路開始重新學起。

一個人練力量,訓練課以後自己加練,自己默默康復理療。

一個星期天的早晨,劉國樑突發奇想,想去場館看看有誰在利用週末加課。

結果他看到了馬龍,男乒隊,也只有31歲的馬龍。

馬龍默默加練,劉國樑在他背後默默地數,30個衝下旋轉,馬龍命中29個。

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才。

天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更努力。

而當東京奧運延期,他戰勝小胖,個奧運男單冠軍時,他靠在牆上,對著空中喃喃道:

“像做夢一樣。”

馬龍,頭號輸家

不是夢,這是馬龍應得的。

其實縱觀馬龍的故事,從來都不是開了金手指的爽文。

他嚴謹、自持、內斂,在高手如雲的頂端,與最有天分的人拼天分,與最努力的人比努力。

年少成名,卻大器晚成。

最困難時候永遠咬著牙,看似只能從默默洩出一些痛苦,剩下的一直在承受,然後,靜靜等待。

馬龍,頭號輸家

圖源微博:@沒有別的狗

馬龍的一位球迷說,他的故事不像是英雄敘事,那種“只要我想,就能踏過千山萬水”的意氣風發;

相反,那是一種“即使知道前路多艱,我還是難以徹底放下熱愛”的樸素誠摯。

遙想2014年,王勵勤馬琳退役,國乒隊一起聽《you raise me up》,馬龍聽得流淚。

那時候他說,他覺得自己奧運撐死也就能去兩年,里約一定是他的最後一場。

那時的他可能想不到,2021年的東京,自己依然還在。

而如今談到巴黎奧運,馬龍還是會對外媒記者說,I hope I can go。

馬龍,頭號輸家

即使傷病和年齡不會放過任何人,即使未來一切未卜,但是對於這樣一位頑強的運動員,局外人還是很難不施以敬意和祝福。

因為這個世界有過太多意氣風發的少年,他們年少成名,他們一時無兩。

但他們多多少少都會遇到自己的人生邊界,有人與自己苦苦鏖戰,卻遺憾倒在了半途中;

也有少數人像馬龍一樣,咬牙堅持,最終抵達彼岸。

馬龍,你的美好人生才剛剛開始。

畢竟,“一個時代開啟了,就不會輕易落幕。”

資料來源:

1。豆瓣使用者Zzzzz。豆瓣句號小組《張繼科x馬龍》。2022-10-03

2。CCTV5。東京奧運會賽前紀錄片《出征:不問終點》。2021-07-17

3。陳思婧。博乒網。《馬龍終於給力了》。2010-12-13

4。《乒乓世界》。《馬龍:小馬的籌碼叫青春》。2009-09

5。齊魯週刊。《馬龍張繼科:風口浪尖上的雙子星》。2017-07-08

6。王怡薇。《老幹部馬龍:痛哭過才配冠軍》。2016-08-20。

7。騰訊體育。《大人物-馬龍:10年!中國隊長是怎樣煉成的》

8。《記憶中的封閉訓練》

9。《馬龍,遲到的皇冠》